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政府5月3日提前解除了在全市范圍內(nèi)實施的宵禁,自4月28日起爆發(fā)的大規(guī)??棺h以及騷亂暫時平息,人們等待對受控警察的審判。
4月12日,25歲的非洲裔男青年弗雷迪·格雷在西巴爾的摩地區(qū)遭警方逮捕。一周后,格雷在當?shù)匾患裔t(yī)院死亡,死因是脊椎嚴重受傷。隨后,巴爾的摩市民眾圍繞格雷“非正常”死亡事件在市政廳、警察局以及主要街區(qū)舉行示威,抗議警察暴力執(zhí)法并要求警方公布事件真相。隨后,和平示威演變成騷亂。馬里蘭州州長拉里·霍根4月27日宣布巴爾的摩進入緊急狀態(tài)。
(圖片說明:4月27日,在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人們從燃燒的汽車旁經(jīng)過。)
這起由警察暴力執(zhí)法導致黑人青年死亡的案件,使美國的種族矛盾和沖突達到又一個“峰值”,波及多地,刷新記憶。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近日表示,巴爾的摩事件并非孤例,美國全社會都應該對類似事件進行反思。
同時,格雷的非正常死亡案亦再次引發(fā)美國社會對司法執(zhí)法不公、種族歧視等問題的全國討論,而如何“拯救”可能與格雷有類似命運的人群引人矚目。巴爾的摩騷亂期間,黑人母親格雷厄姆當街責打自家的“熊孩子”,阻止其參與,被媒體曝光后成為網(wǎng)絡紅人并被稱為“年度母親”。事后,這位母親解釋其當時行為時說,“他是我唯一的兒子,我不想讓他成為弗雷迪·格雷”。
格雷厄姆廣受關注的“責打”,出于一個母親的理智與情感,她面對的現(xiàn)實,是當?shù)貓?zhí)法者經(jīng)常對黑人“有罪推定”的傲慢與偏見。黑人作家、學者斯泰西·巴頓在《華盛頓郵報》撰文說,“格雷厄姆向美國發(fā)出的信息是:我將教導我的黑人兒子不要抵抗白人至上,這樣他能活下來。問題是這并不能保證她的兒子和類似的人就能活過童年。事實是,無論黑人孩子怎么表現(xiàn),他們都有被殺的風險,因為黑人青年常不被視為無辜或值得保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