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道“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的時代內涵
1、“三嚴三實”的時代內涵
“三嚴三實”作風建設涉及到了良好的品德、官德的養(yǎng)成,有著深厚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與中華民族文化血脈息息相通。中國共產黨的作風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同時又扎根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具有中國氣派。“三嚴三實”既是傳統(tǒng)美德,也是做人最基本的標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直都是這樣提倡的。習近平曾經指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三嚴三實”強調“嚴以修身”、“做人要實”,這是做人、做事、為官之本,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承。“君子為政之道,以修身為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擺在了第一位;古人論為官,既有諸如“清、慎、勤”“公生明、廉生威”這一類的“官箴”,也有“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樣精煉質樸的民謠;“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求諸己”、“持身要嚴”,說的都是常懷律己之心,治人者必先自治,律人者必先律己。三個“嚴”是一個辯證的統(tǒng)一整體,嚴以修身是根本,嚴以用權是核心,嚴以律己是規(guī)范。三“嚴”是手段和方式,是為了達到三“實”這個成果,強調既要先修煉好個人品德,又要有好的謀事、創(chuàng)業(yè)、做人要實的官德。習近平指出,每一位領導干部都應該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tài)度,經常想一想什么是“做人”、什么是“公仆”、什么是“權力”、什么是“考驗”,始終不能忘記共產黨員應該具備的品行和操守。而黨員干部情操的高低,就直接體現(xiàn)在有沒有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只有這樣,黨的作風建設才能由制度上升為準則,最終升華成為價值觀人人信仰和遵守。
“三嚴三實”是黨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開局之年、加強作風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的關鍵時期,向全黨發(fā)出的深入推進作風建設的動員令。“三嚴三實”從錘煉黨性、用權為民、為政清廉、求真務實、敢于擔當、公道正派這幾個方面,深刻闡明了新時期作風建設的新要求,是黨員干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領導干部要經常用“三嚴三實”這面鏡子照一照、想一想,用這把尺子量一量自己的行為,看看是不是達標合格,是不是堅持了立黨為公、以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是不是踐行了權為民用、情為民系、利為民謀的要求,搞清楚了往哪里走、怎么走,才能走得對、走得正、走得穩(wěn)。黨員干部必須以“嚴實”的標準立身立行立言立德,贏得群眾信賴。從習近平總書記“點贊”過的好黨員、好干部中,我們看到:他們固然級別不高,但都是實干一線、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群眾喜歡。無論是焦裕祿還是張廣秀、呂玉蘭、鄭九萬„„,無論是楊善洲、陳俊還是高德榮„„,他們扎根一線、耐得寂寞、默默實干,他們就是“三嚴三實”的典型代表。以人為鏡可以正衣冠。黨員干部就要以他們?yōu)闃藯U,一心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與群眾同甘共苦,一步一步腳印地實干黨的事業(yè),努力在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中,創(chuàng)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三嚴三實”既是正心修身的思想守則,也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行動準則,體現(xiàn)了內在自覺與外在約束的辯證統(tǒng)一。這既是我們黨是在新形勢下對干部成長規(guī)律認識的深化,也是進一步深化作風建設的方向指南,充分體現(xiàn)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從嚴從實的鮮明執(zhí)政風格。
“三嚴三實”既繼承了我國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又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既堅持了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彰顯了我們黨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品格,是對黨的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fā)展。“三嚴三實”是黨中央在落實八項規(guī)定、聚焦反對“四風”進入新的階段作出的新的重大部署,先破后立、逐步深入,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是加強作風建設的新啟程、再出發(fā),是推進黨的建設和改革發(fā)展各項工作的重要保障,對于進一步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推動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一個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是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2、“忠誠干凈擔當”的時代內涵
“忠誠干凈擔當”與我們黨的好干部標準一脈相承,是對新時期好干部標準的豐富和發(fā)展。好干部的標準,從大的方面說就是德才兼?zhèn)?。同時,好干部的標準又是具體的、歷史的。不同歷史時期,對干部德才的具體要求又有所不同。革命戰(zhàn)爭年代,對黨忠誠、英勇善戰(zhàn)、不怕犧牲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懂政治、懂業(yè)務、又紅又專的干部,就是好干部。改革開放初期,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有知識、懂專業(yè)、銳意改革的干部,就是好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的今天,我們則需要建設一支適應“新的歷史特點”的好干部隊伍,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與我們黨的好干部標準是一脈相承的。盡管各個歷史時期黨對干部的要求不同,盡管不同時代的優(yōu)秀干部各有特點,但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是始終不變的價值底色,德才兼?zhèn)涫鞘冀K貫穿的價值主線。“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體現(xiàn)了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統(tǒng)一,對黨忠誠是黨員干部的政治品格,個人干凈是黨員干部做人的底線,敢于擔當是黨員干部為官的職業(yè)素質。“三句話”實質上是黨員干部安身立命、做人做官做事的“三要素”,缺一不可。這“三句話”既樸素又簡潔、既好記又易懂、既有現(xiàn)實性又有針對性,要求明確、擲地有聲。“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是辯證統(tǒng)一的整體,涵蓋了政治建設、思想建設、業(yè)務建設、作風建設、品德建設等各個方面,更加突出了對黨員干部的政治品格要求、黨性修養(yǎng)要求和職業(yè)素質要求,是對新時期好干部標準的豐富和發(fā)展。每一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五條標準和“三嚴三實”要求,把“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融入黨性修養(yǎng)全過程,貫穿于工作各方面,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好干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