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復旦大學“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上,一名學生代表自己的小組陳述觀點。該校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采用小班討論的授課方式,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沒有哪個國家沒有價值引導。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是空的、是實實在在的,其中很有學問和智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是教書匠,要有真學問,要樹立自信。”
——復旦大學副校長 林尚立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傳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學生靈魂方面擔當著主渠道職責。隨著時代變化及人們觀念的變化,大學生接受信息和表達思想的方式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吸引力、實效性?如何把課講到學生心坎上?日前,記者來到復旦大學采訪,隨堂聽了兩個單元的課,親身感受了學校的積極探索與明顯成效。
教師:要有真學問,應該是學術型的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各個專業(yè)學生都必須修的,因此講此類課程的教師往往被戲稱為“萬金油”。然而,復旦大學卻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當做一門學問,要求教師有真學問。復旦大學副校長林尚立說,思想政治課教師不是教書匠,是學問研究者,要樹立自信,學問無處不在,不能讓課程遮蔽真學問。思想政治課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應該是學術型的。
復旦大學注重研究型師資隊伍建設,許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哲學、社會學、歷史學、政治學、法學等領域都有深入研究,成果豐碩,多數(shù)教師都有國外學習、工作經歷。
記者在復旦大學采訪的幾天里接觸了十多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他們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成果、豐富的人生閱歷令人贊賞。試舉例——桑玉成,現(xiàn)任上海市社科界聯(lián)合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著作包括《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學卷》等;高國希,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香港城市大學、耶魯大學訪問學者,出版著作《道德哲學》等;顧鈺民,博士生導師,全國模范教師,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著作有《馬克思主義與西方新制度經濟理論比較研究》等;青年教師張曉燕,法學博士,獲得教育部“教學能手”稱號;青年教師朱瀟瀟,歷史學博士,曾入選復旦大學深受學生好評的15位優(yōu)秀教師……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