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課忘開了,學校真會開玩笑
真是千古奇聞,學校能把必修課都忘開了,怎么沒有把學費忘了收?這種失誤就好像做官把印丟了一樣不可饒恕,學校必須有人為此負責。最為奇葩的是校方解釋,學校擴招太快,難免有紕漏,好像忘開必修課耽誤學生畢業(yè),只是小事一樁一樣,太不以為意了!在學校眼里,這都不能算上大事,那什么才是讓他們揪心的呢?
雖然對于大四的學生來說,大一的計算機必修課很簡單,花個兩天時間圈個知識重點,考過去不是問題,但是這并不能就此免除了校方的過失。這次萬幸是計算機,學生們不陌生,平常能夠經(jīng)常接觸到,不上課自學也能學會很多基礎的應用,那萬一換成其他必修課呢?學生日常很少能夠接觸到的知識呢,不是直接影響畢業(yè)了么?再則,一分錢一分貨,這是等價交易,學生交的是一學期的錢,學習一學期的課程,現(xiàn)在學校用兩天的時間教完考過計算機,這不是偷工減料違反合約么?按照公平原則契約精神,學校應該退還學生一學期學習計算機必修課的學費,另外對于造成學生外地實習往返的車費也應予報銷,并可參照消費法,對學生的損失雙倍賠償。
信譽,是無上的榮耀,學校出現(xiàn)這種丑聞,不只是影響學校的形象,還會對公眾傳遞學校不可靠學生質(zhì)量難保證的主觀印象,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的就業(yè)前程,學校必須為此承擔責任。直接負責人降職處理,校長要公開道歉,盡量將對學生的傷害化得最小,而不是不當一回事,只是忘了開一門課嘛,我補兩天就是了,這樣的態(tài)度和想法是極端的不負責任!出現(xiàn)連必修課都能少開的這種事故,可見學校關注的重點方向和精力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四年要畢業(yè)時才發(fā)現(xiàn)少開了一門必修課,感到的不是慚愧心慌,還用擴招難免紕漏當失職借口,給人的感覺只能是失望。
我們的大學難出大師,其罪魁之一就是功利腐蝕了校領導和老師的信仰,好多學校都辦得和企業(yè)一般,只會計算賺了多少錢,砌了幾幢教學樓,又多招了多少學生,卻極少有學校鉆研學術(shù),了解學生需求和學生做朋友,更多的到是像老板和雇工一樣!學校功利老師不負責任,造成學生含金量大幅下降,學歷都異化成了裝飾品,如此嚴峻的形勢下,還能玩出少開必修課的事件,這所學校也真是會開玩笑。
【啟示與思考】
學校擴招就可以罔顧學校課程設置與教學質(zhì)量嗎?雖說學校采取了開課補救措施,但是要學生2天時間修完一學期的計算機課程,學生如何消化吸收?教學效果如何保證?何況,大四學生正在忙于實習、找工作,他們哪里有時間趕回學校學習?這些問題都值得追問。對此,校方不僅要向相關院系與教務部門追責,而且學校管理層要深刻反省,主動擔責,強化日常教育教學管理,避免類似荒誕鬧劇重演。
更重要的是,學校如何荒唐到忘了開設必修課的地步?“學校擴招太快”的解釋固然荒誕,但也是一句大實話。在教育產(chǎn)業(yè)化的大背景下,哪所大學又不擴招呢?其他學?;蛟S也存在課程開設滯后甚至像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這樣忘開課程的情況,不過沒有被媒體曝光而已。
學樣作為教書育人的地方,畢業(yè)時才發(fā)現(xiàn)忘給學生開課,這是紕漏還是教務人員不作為,如果僅是紕漏,為什么教學課程表審核過程中沒發(fā)現(xiàn)?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追責與處理不是終點,真正應該“補課”的是學校的教務人員,真正應該尷尬臉紅的是學校管理者。
當下,在浮躁風氣熏染之下,大學教育變得越來越功利。而教育不以人為本,當然也就不會有嚴格的教學管理。大學房子越蓋越豪華,甚至參與房地產(chǎn)開發(fā),建造五星級酒店;但是,教育質(zhì)量卻不斷下降,大學精神不斷淪落,值得反思。正視大學忘開必修課的荒誕現(xiàn)實,教育部與高校應適應社會需要,改良教育生態(tài),高等教育才能由追求數(shù)量向注重質(zhì)量轉(zhuǎn)變。
歡迎繼續(xù)關注經(jīng)典案例。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wǎng)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