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阿爾泰山脈巖畫群(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世界文化遺產——阿爾泰山脈巖畫群(2)

車輛巖刻透視出游牧民族驍勇善戰(zhàn)

在蒙古阿爾泰山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許多車輛巖刻有重要的意義。在那里的哈嫩哈德山上有幾幅很有意思的車輛巖刻。最高處的山崖上隱隱約約可以看到日曬顏色最深的巖刻(或許可推斷為這座山上最為古老的巖畫),有一幅三套馬車的巖刻,馬車下面有一個弓箭手的側影,兩腿彎曲,還可能戴著帽子;右邊,比馬車稍高一些的地方,刻有兩名步兵交戰(zhàn)的場面,前面的步兵可能剛剛把箭射出去;后面的兵士則正用斧鉞朝他的頭部擊去。這幅巖刻根據(jù)斧鉞的形狀判斷應屬于卡拉索克時代(公元前1300-前800年)。在這幅巖畫的右邊還有一幅沒有套馬的車輛,其右邊稍下的地方還有幾幅巖刻,日曬顏色較淺,其中一部帶有華蓋的輕便馬車,套著一匹用匈奴時代所特有的表現(xiàn)手法刻成的奔馬,旁邊是一個記號,被認為是屬于匈奴—薩爾馬特時代的作品。

巖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

巖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

在這被認為匈奴時代的作品的右邊,亦即哈嫩哈德山的最上層,還有一幅極有意思的車輛巖刻。車輛為鳥瞰圖,可以看到車篷和從車篷下面穿過的單轅條,車轅兩側各刻畫兩匹馬,馬背都朝向車轅,只有在轅馬身上才能看到軛,軛綁在單轅盡頭的橫條上。套馬的身上并沒有軛,但是其中的一只卻系著套繩。這部四套馬車的車輪有著八根輻條,車軸的末端越出車輪的輪廓;趕車人的形象比馬匹更為簡略:雙腿與車廂相連,手臂在肘部彎曲,腰帶上掛有一物,可能是武器。

在蒙古發(fā)現(xiàn)的車輛巖畫分布范圍廣闊,并還擴展到蒙古阿爾泰山地區(qū)以外去,根據(jù)考古學的資料分析,可以把它們的年代確定在公元前二千年下半葉至公元前一千年初。

延伸閱讀:阿爾泰山脈

阿爾泰山脈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至俄羅斯境內,呈西北—東南走向,斜跨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境,綿延2000余公里。地質構造上屬阿爾泰地槽褶皺帶。山體最早出現(xiàn)于加里東運動,華力西末期形成基本輪廓,此后山體被基本夷為準平原;喜馬拉雅運動使得山體沿襲北西向斷裂發(fā)生斷塊位移上升,才形成了眼下的阿爾泰山面貌。

有野生動物和家畜的圖形,也有圍獵和單獵的場面

有野生動物和家畜的圖形,也有圍獵和單獵的場面

阿爾泰山,蒙語的意思是“金山”。阿爾泰山礦產豐富,產黃金、寶石、有色金屬等。有諺語稱道“阿爾泰山七十二條溝,溝溝有黃金”。阿爾泰山黃金儲藏量之高古已有名,清代就有“金夫逾萬,產金逾萬,列廠十區(qū),礦工數(shù)萬”的記載。

阿爾泰山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很久以前就發(fā)掘出了大量舊石器時代的文物,這里記錄著許多部落民族在這方土地上的起起落落。金山-阿爾泰山最為引人注目的歷史遺跡當屬公元5世紀部落首領的墓群。這些墓群結構復雜,大小各異,林林總總數(shù)目可達100多,其中埋葬的許多藝術品更稱得上是稀世珍寶。

責任編輯:宋麗芳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