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尊重代表主體地位,提高代表服務保障工作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尊重代表的權利就是尊重人民的權利,保障代表依法履職就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做好常委會的工作,離不開廣大代表的支持和參與。
(一)加強同代表的聯(lián)系。建立健全并認真落實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常委會委員聯(lián)系代表制度。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直接聯(lián)系87名全國人大代表,常委會委員聯(lián)系333名全國人大代表,通過走訪、電話、信函等方式密切同代表的交流,邀請代表參加常委會立法調研、執(zhí)法檢查等活動,虛心聽取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繼續(xù)擴大代表對常委會工作的參與,去年先后邀請300多名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首次邀請部分代表參與預算草案、計劃草案初步審查。健全向代表通報常委會、專門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重要工作情況制度,就有關工作征詢代表意見建議。“一府兩院”密切與全國人大代表的聯(lián)系,積極回應代表和群眾的關切。
(二)認真審議代表議案、辦理代表建議。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主席團交付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的468件代表議案已全部審議完畢,其中23件議案涉及的6個立法項目已經常委會審議通過,5件議案提出的4個監(jiān)督項目已由常委會實施完成,83件議案涉及的6個立法項目正在審議,160件議案涉及的69個立法項目已列入立法規(guī)劃或年度立法計劃。在制定修改法律的過程中,逐件逐條研究代表議案提出的相關內容,邀請議案領銜代表參加立法調研、出臺前評估等工作。常委會審議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充分吸納了本屆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81件議案中的相關內容。
代表提出的8576件建議、批評和意見,現(xiàn)已全部辦理完畢并由承辦單位答復代表,建議所提問題得到解決或者計劃逐步解決的占建議總數的79.8%。常委會辦公廳加大協(xié)調督辦力度,確定19項重點建議,涉及14個代表團和611名代表提出的147件建議。有關專門委員會和承辦單位認真履行督辦和辦理職責,各承辦單位負責同志積極參與建議辦理調研座談,共研究制定100多項政策措施,推動解決了一批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聽取代表建議辦理情況報告,要求有關部門把辦理代表建議作為接受人民監(jiān)督、加強改進工作的重要內容,與本職工作一并考慮、一同推進。
(三)支持和保證代表依法履職。推動各地拓寬代表聯(lián)系群眾渠道,提出通過網絡平臺密切代表同人民群眾聯(lián)系的實施意見,健全代表聯(lián)系群眾制度,支持代表充分反映群眾和基層的意見。組織1900余名代表參加專題調研,參加率達到65%,形成調研報告117份,為代表依法履職打下良好基礎。認真組織代表培訓活動,舉辦4期全國人大代表專題學習班,近1000名代表進行集中學習研討,代表依法履職能力進一步提高。
六、加強與地方人大聯(lián)系,共同推進人大工作完善發(fā)展
做好新形勢下人大工作,需要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的共同努力。近年來,常委會注重加強同地方人大的工作聯(lián)系,密切工作協(xié)同,開展工作交流,在形成整體合力方面取得新進展。
(一)開展縣鄉(xiāng)人大工作和建設專題調研。常委會把加強地方人大工作調研、推動地方人大工作完善發(fā)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我們按照總結、繼承、完善、提高的原則,對縣鄉(xiāng)人大工作和建設開展專題調研。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帶隊深入基層,實地了解縣鄉(xiāng)人大工作和建設情況,研究探討加強改進工作的新思路、好辦法。常委會工作機構組成7個專題調研組,對全國31個?。▍^(qū)、市)的縣鄉(xiāng)人大工作和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形成了一批調研成果。中國人大制度理論研究會也舉行相關研討會,提出意見建議。我們擬在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加強縣鄉(xiāng)人大工作和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并適時修改完善相關法律。
(二)加大學習培訓和工作交流力度。常委會舉辦4期縣級人大常委會負責同志學習班,吉林、西藏等11個省區(qū)的1100余名縣級人大常委會主任或副主任參加學習,取得良好效果。每次常委會開會時,我們都邀請各?。▍^(qū)、市)人大常委會負責同志列席會議,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定期召開情況通報會,及時向他們通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情況。召開全國地方立法研討會,總結交流地方人大立法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邀請地方人大法制工作機構負責同志參加常委會會議。有關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機構通過座談會、培訓班等形式,加強同地方人大相關機構的聯(lián)系和交流。同時,地方人大積極支持全國人大的工作,在協(xié)助開展執(zhí)法檢查、立法調研、代表服務保障和對外交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推動了人大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三)就常委會工作情況和起草工作報告征求地方人大、全國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常委會辦公廳組織12個調研組,由部級領導干部帶隊,深入到地方召開座談會,聽取31個省(區(qū)、市)人大常委會負責同志和35個代表團549名全國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調研中收集到的許多寶貴意見建議,充分體現(xiàn)了地方人大、人大代表對全國人大的關心和期待,對我們加強和改進工作很有幫助。
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統(tǒng)籌做好對外交往、新聞宣傳、自身建設等工作
積極開展對外交往。緊緊圍繞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和改革開放大局,服務總體外交需要,發(fā)揮人大對外交往的特點和優(yōu)勢,全面推進與外國議會友好交流合作。一是深化定期交流機制。成功召開中國全國人大與俄聯(lián)邦委員會合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組建由中國全國人大、俄聯(lián)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共同參與的新的中俄議會合作委員會。重啟與美國參議院機制交流活動,推進與法國、英國、德國、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智利等國議會及歐洲議會的機制交流,與蒙古國家大呼拉爾建立定期交流機制。二是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友好往來。實現(xiàn)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對秘魯、哥倫比亞、墨西哥三國的首次訪問,接待瑞士、尼日利亞、緬甸、吉爾吉斯斯坦等53個議會代表團,加強各專門委員會、友好小組與外國議會的對口交流,在各國議會聯(lián)盟、亞洲議會大會等議會組織中發(fā)揮建設性作用,做好全國人大西藏代表團、全國人大青年代表友好訪問團出訪工作,廣交朋友,推動合作,增進友誼。做好人大僑委工作,為凝聚僑心僑力服務。三是增強對外交往針對性。從維護國家關系發(fā)展大局、服務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出發(fā),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為深化務實合作提供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環(huán)境,夯實國家關系發(fā)展的社會基礎和民意基礎。四是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人大故事。增進對方對中國發(fā)展道路、基本國情、內外政策的了解和認同。
加強和改進人大新聞宣傳工作。圍繞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第一個國家憲法日、紀念民族區(qū)域自治法實施30周年等重要活動,通過召開座談會、研討會、拍攝文獻紀錄片、編輯出版大事記等形式,大力宣傳國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國家根本法。加強對人大立法、監(jiān)督、代表、對外交往等工作的宣傳報道和深入解讀。積極宣傳報道地方人大工作好典型好事例,展現(xiàn)基層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的履職風采。
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場,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按照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要求,嚴格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改進常委會會議組織工作,堅持會議安排服從議程任務,注重提高審議質量。常委會會議上,委員們準備更加充分、發(fā)言更加踴躍,針對性和實效性明顯增強。健全常委會黨組集體學習制度,完善常委會專題講座,精心安排選題,堅持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用以促學。
加強對專門委員會工作的領導,充分發(fā)揮專門委員會的作用。各專門委員會緊緊圍繞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中心工作,認真研究、審議和擬訂有關議案,積極做好執(zhí)法檢查、專題調研和跟蹤監(jiān)督等相關工作,加強代表議案審議和建議督辦,為提高人大工作質量和水平作出了貢獻。
繼續(xù)加強全國人大機關思想、作風、制度和素質能力建設,機關干部職工理想信念進一步堅定,作風進一步轉變,為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職、開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服務保障。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