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從去年12月在江蘇調(diào)研時第一次提出后,在全國政協(xié)新年茶話會上、在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和集體學習中、在春節(jié)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讓“四個全面”備受關注,也讓大家更深刻地認識“四個全面”背后的“簡約不簡單”。
【“四個全面”是什么】
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四個全面”形成路線】
第一階段:從“一個全面”到“兩個全面”
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一個全面”,即“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2007年黨的十七大重申“一個全面”,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改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一個全面”擴展為“兩個全面”。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簡化為“全面深化改革”。
第二階段 :從“兩個全面”到“三個全面”
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第三階段:從“三個全面”到“四個全面”
2014年12月,習近平在江蘇調(diào)研時則將“三個全面”上升到了“四個全面”,要“協(xié)調(diào)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新增了“全面從嚴治黨”。
2015年2月2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上,首次集中闡述“四個全面”邏輯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zhàn)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zhàn)略舉措。“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四個全面”的邏輯關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總目標,而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則如大鵬之兩翼、戰(zhàn)車之兩輪,共同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順利實現(xiàn)。這個過程中,全面從嚴治黨則是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各項目標順利實現(xiàn)的根本保證。
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開局起步,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加強,三大戰(zhàn)略舉措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zhàn)略目標協(xié)同展開、協(xié)調(diào)推進,構成今天我們正在進行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美好藍圖不會自動實現(xiàn),復興夢想需要實干托舉。貫徹兩會精神,推進“四個全面”,始終堅守敢于擔當?shù)呢熑?、發(fā)揚勇于開拓的精神、增強善于作為的能力,就一定能用今天的奮斗成就明天的夢想。
【“四個全面”的意義】
四個全面是從我國發(fā)展現(xiàn)實需要中得出來的,是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是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從這個角度理解,四個全面,抓住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關鍵,統(tǒng)領中國發(fā)展總綱,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zhàn)略方向、重點領域、主攻目標,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戰(zhàn)略抓手。
“四個全面”宣示了“四個全面”已成為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全新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整個國家要實現(xiàn)的近期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們推進全面實現(xiàn)小康目標的一個根本動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根本保障;習近平去年底考察江蘇的時候提出“全面從嚴治黨”,這是點睛之筆、神來之筆。如果沒有這一筆,其他都不能實現(xiàn),有了這一筆其他就都鮮活起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