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應嚴格執(zhí)行錯案追究制。對破壞制度行為不予以處罰,就不能確保制度的效力。司法規(guī)律決定,錯案難以避免,所以并不是凡有錯案都必然追究司法者責任。但是對受到權力干預卻不敢記錄和報告,又不能堅持依法處理案件,因而造成錯案的行為,必須嚴肅追究司法者濫用權力的瀆職責任,給予嚴肅的紀律或法律處罰。嚴格執(zhí)行法紀實施問責,既可倒逼司法者堅持原則,也是對司法者的保護,可作為他們拒絕干預的防護盾牌。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權力還沒有被有效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與權力干擾司法活動的斗爭就不會止息
顯然,對司法改革的預期成效要充滿信心,積極推進司法改革,但又不能盲目樂觀,以為司法領域自身實行了改革措施,遏制權力干預司法的目標就會大功告成。改革措施的有益性并不意味著目標可以輕易實現(xiàn),只要國家法治還不成熟,權力還沒有被有效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與權力干擾司法活動的斗爭就不會止息。在這種社會現(xiàn)實中,個別領導干部若想干預司法活動,總有途徑可循,有縫隙可鉆。而且,可以用來要挾司法者服從的干預手段,也不只剝奪司法者本人職位一種,例如還可以把自己權力范圍內(nèi)的司法者親屬的利益,用做向司法者施加壓力的籌碼。
可見,有效遏制權力干預司法活動的工作,是一個涉及面非常廣泛的系統(tǒng)工程,既要在司法領域下功夫,建立健全有效制度,也要在更廣泛的領域努力,做好相應的基礎工作。除了建立保障司法者履行法定職責的保護機制外,還必須從國家、社會及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等各方面著力,積極創(chuàng)造司法權依法獨立行使所需要的良好法治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
應切實開展對領導干部的思想教育。領導干部在推進法治建設中責任重大,必須教育領導干部樹立憲法和法律至上的理念,做到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fā),強化規(guī)則意識,養(yǎng)成遵紀守法習慣。讓領導干部普遍認識到自己沒有凌駕于法律和司法之上的特權,明白用權力干預司法的違憲性和不義性,懂得越位高權重越要敬畏法律、嚴格自律、謹慎用權,切實克服官本位意識和特權思想,這樣,保證司法權獨立行使才有堅實的思想基礎。
還應充分發(fā)揮民眾民主權利的作用。對領導干部既要教育,也要擇優(yōu)汰劣,落實好“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干部重要內(nèi)容,在相同條件下,優(yōu)先提拔使用法治素養(yǎng)好、依法辦事能力強的干部”的要求。充分發(fā)揮民眾民主權利的作用,才能徹底破除長官意志、官員選官、能上不能下等用人弊端,任用具有必備素質(zhì)的領導干部,這樣,保證司法權依法獨立行使才有堅實的組織基礎。
最為關鍵的是,應全面落實任何國家權力都要受到監(jiān)督制約的法治原則。無論是黨政權力還是司法權力,都無一例外地適用國家權力要接受監(jiān)督制約的憲法和法律原則。其中人民代表大會、社會各界、輿論媒體、不同職能機關之間、案件當事人以及執(zhí)業(yè)律師等各種不同主體對司法權的監(jiān)督制約,是支持抵制權力干預司法活動,保障司法權依法獨立行使,維護司法權威的有效措施。積極推進黨務政務與司法公開,為全面落實一切國家權力必須接受監(jiān)督制約的法治原則提供必要條件,這樣,保證司法權依法獨立行使才有堅實的實踐基礎。
(作者為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原副檢察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