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5日晚,武漢王家巷輪渡碼頭,天色已暗,涼風(fēng)習(xí)習(xí)。幾道光束反復(fù)交錯,卻只能照到成片的水葫蘆。“陳哥,你在哪?”喊聲不斷在江面回響。當(dāng)晚8時10分許,3名青年在此溺水,64歲的陳忠貴救起一名青年后,第二次躍入江中,卻因體力不支被卷入江中,再也沒能探出江面。陳忠貴的英雄事跡讓武漢三鎮(zhèn)為之感動,引來百萬市民自發(fā)追悼,《人民日報》點(diǎn)贊長江救援志愿隊隊員平凡著也很偉大。
1.六旬老人兩次下水救人 因體力不支消失江面
陳忠貴出事的地點(diǎn)位于距離江岸50米遠(yuǎn)的一艘駁船旁的水域,這片水域大部分被漂浮植物覆蓋,水面看似風(fēng)平浪靜,但水底暗流涌動,速度和方向隨時在變化,充滿了危險。即便是有經(jīng)驗的老冬泳隊員,一不留神,也會被困住,若事發(fā)瞬間暗流洶涌,一眨眼便會被卷走。
“當(dāng)時情況危急,不及時下水救人,3個年輕人肯定沒了。”冬泳隊隊員童淑華回憶,2014年10月25日晚8時10分許,冬泳隊7名隊員正在碼頭邊的帳篷里休息,突然聽到江面一艘駁船旁傳來急促的呼救聲。陳忠貴、童淑華、蔡從慶3人立即來到駁船邊查看,發(fā)現(xiàn)距離船頭約5米處,一名年輕人身體被大片水葫蘆包圍,僅頭部探出江面。在手電筒的探照下,20余米外,另有兩名年輕人順流而下,身體在江面上起起伏伏。
危難關(guān)頭,童淑華將駁船甲板上的塑料軟管綁在腰間,陳忠貴救人心切,未做防護(hù)準(zhǔn)備,與童淑華一起縱身躍入江中。“當(dāng)時天黑,很難判斷水情。”老蔡說,雖然危險重重,但老陳沒有一點(diǎn)猶豫,第一個跳入水中,游向落水者,和隨后跳入水中的老童一起將落水者推到船邊。“你先上去拉他一把”,老陳讓老童上船將落水者拉起來后,才最后一個上船。就在大家都以為危險徹底解除后,遠(yuǎn)處又傳來了求救聲,隱約看見兩個人在水中掙扎,距離駁船約20米遠(yuǎn)。甲板上,李首快等冬泳隊員用竹篙將年輕人頂住,以防其被江水沖走。陳忠貴、童淑華則一左一右將年輕人架住,推出江面。在李首快等人協(xié)助下,年輕人很快被拉上甲板。
陳忠貴是參與救人的3名隊員們中年紀(jì)最大的,他第一個入水,最后一個上船,體力消耗很大,大伙安排陳忠貴陪著第一個落水者,老蔡和老童下水救人。
“你莫抱住我了,我不下水了還不行?”冬泳隊員老李了解陳忠貴的個性,每次有危險總是沖在最前頭,為此老李特意留下來看住陳忠貴,但陳忠貴從駁船上找來一根繩子后,便要往水里跳,老李趕忙抱住他不讓其下水,陳忠貴向老李一連保證了好幾聲后,老李才放開陳忠貴,準(zhǔn)備支援老蔡和老童。“沒想到我沒走多遠(yuǎn),就聽見撲通一聲,老陳又跳水里了,沒想到這一跳竟然,不見了蹤影。”
就在老陳再次下水時,隊長老蔡已經(jīng)托起了第二名溺水者,游向駁船。
“我往駁船游時,被暗流推到了水葫蘆叢旁邊。”老蔡說,他在距離駁船不到4米遠(yuǎn)的位置,被暗流拖住,他只能一只手托著溺水者,一只手死死壓住水葫蘆。
陳忠貴發(fā)現(xiàn)老蔡這邊有異常,趕緊轉(zhuǎn)頭游向老蔡,但陳忠貴也被暗流困住了。
老李介紹,暗流只是危險之一,它只會把人往水里拖,專業(yè)冬泳隊員還能應(yīng)付得了,但水下被暗流卷起來的濃稠泥沙則會讓被困者雪上加霜。被暗流困住的人,一旦腿部被這些濃稠泥沙沖擊,便會失去平衡后仰,到了這種關(guān)頭,即使是資深冬泳隊員,也很難脫困。
“老陳估計就是被濃稠泥沙沖擊到了,開始后仰。”李首快說,竹竿雖然伸到了老陳的跟前,但老陳根本來不及也騰不出手抓住竹竿。“我眼睜睜地看著老陳被暗流卷走。”
英雄陳忠貴失蹤85個小時之后,2014年10月29日上午10點(diǎn),經(jīng)過一百多人的不懈搜尋,水上警方巡邏艇在天興洲大橋上游大約1公里處找到了救人勇士陳忠貴的遺體。
2.獲救三青年跪拜英雄陳忠貴 稱以后也要做好人
2014年10月31日上午,陳忠貴的追悼會在漢口殯儀館舉行。數(shù)百名群眾趕來送英雄最后一程。獲救的三位男青年也來到現(xiàn)場,跪拜陳忠貴的遺體。
這3個從漢川來武漢打工的小伙子,一直為那天晚上任性涉水而深深自責(zé)。在王家巷碼頭的簡易靈堂前,在殯儀館的追悼會上,3個小伙子滿懷歉意地祭奠恩人。
“陳老給了我們新生命,我們以后也要做好人。”3個年輕人回憶起當(dāng)晚的一幕既內(nèi)疚又傷心。
“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我們在碼頭等待陳英雄的消息。那天風(fēng)很大,很冷,老陳的兒子陳思看我們穿得單薄,要我們先回去。”回憶起那一幕,3人中年長的小祝有些哽咽。
小祝抱著陳思說:“家里有困難找我們,我們以后是兄弟。”
31日上午,記者來到漢口殯儀館新館時,追悼會現(xiàn)場已經(jīng)擺滿了各界人士送來的花圈,陳忠貴的棺木靜靜躺在花叢中,電子顯示屏上打出了“沉痛哀悼英雄陳忠貴”的字樣。
會場內(nèi)外圍滿了前來悼念的人群,足有數(shù)百人之多。
前來送行的不但有陳忠貴生前的親朋、同事和冬泳隊的隊友,還有不少街坊,以及和他素昧平生的群眾。
市民胡女士說,她和陳忠貴同在一個社區(qū),平時打交道不多,看了報紙才知道社區(qū)里出了個英雄。她說:“為了別人的安全,把自己的生命都獻(xiàn)出去了,試問能有幾個人做得到?”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