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采訪了解到,自2013年光伏下鄉(xiāng)扶貧工程受到群眾歡迎,并取得初步成效后,合肥市決定今后繼續(xù)擴大實施該工程,2014年,在全市選擇了200建設光伏電站,目前已全部建成并網。從2015年開始,合肥市光伏下鄉(xiāng)扶貧計劃拓寬到500戶,到2020年再解決3000戶“三無”貧困戶的穩(wěn)定收益。
受訪的基層干部、群眾和業(yè)內專家表示,合肥市探索的“光伏扶貧”實現了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其創(chuàng)新作用與示范帶動作用突出,但試點推廣中仍遭遇制度流程和標準不統(tǒng)一、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等難題。各方對破解此類難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完善制度流程,制定規(guī)范統(tǒng)一的標準。基層認為,目前,各地試點中普遍面臨制度流程和標準不統(tǒng)一問題,因光伏產品更新快,往往費時耗力、造成浪費。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制度,讓操作流程更簡潔、安全,并制定國家標準,讓基層試點“有的放矢”。
(圖片:江蘇大豐市恒北村,大豐市供電部門的工作人員檢測投入試運行的屋頂光伏發(fā)電項目的相關設備。)
二是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避免出現“半拉子”工程。基層反映,隨著光伏應用范圍的擴大和時間的推移,售后管護、維修等問題將不可避免,因屬新生事物,目前出現問題時需逐級寫報告申請,程序繁瑣,解決問題效率低?;鶎雍粲醭雠_實施細則,在售后服務、操作程序、網點人員等方面予以明確,并探索辦法調動貧困戶的管護積極性。
三是出臺配套政策,確保可持續(xù)發(fā)展。基層建議,國家和省級層面應出臺相關鼓勵刺激政策,對試點地區(qū)給予財政補貼,同時將該工程與危房改造、農村低壓線路改造等結合起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并對電站產權進行確權登記,給貧困戶吃下“定心丸”。(完)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