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扎卜山谷位于阿爾及利亞艾格瓦特省,撒哈拉沙漠的北部,西部大荒漠的東北部,1982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描述:這是一個傳統(tǒng)的人類居住地,由伊巴底人(the Ibadites)于公元10世紀圍繞五座城邦修建而成,完整保存在姆扎卜山谷中。姆扎卜建筑簡樸、實用,完美地與環(huán)境融為了一體。姆扎卡的建筑結構視為群體居住而設計的,但同時也考慮到了家庭的結構,當今城市建筑的設計者可以此為借鑒。
姆扎卜山谷位于阿爾及利亞艾格瓦特省
姆扎卜山谷的興起
姆扎卜山谷地處撒哈拉大沙漠以北,長約lO千米。古代并不出名。然而,11世紀,伊巴迪亞派穆斯林在這座方圓75千米的山谷里相繼建設了五座要塞城市,使這座沉寂的山谷熱鬧起來。
伊巴迪亞派系哈瓦立吉派的支派,哈瓦立吉派是7世紀中葉成立的一個伊斯蘭教派別,是從阿拉伯國家第四任總統(tǒng)哈里發(fā)阿里(656 -661年在位)的隊伍中分裂出來的教派。該派曾在北非建立以提阿雷特為首都的魯斯塔木王國(776-908年)。908年,法蒂瑪人攻占提阿雷特,滅魯斯塔木王國。幸存的伊巴迪亞派殘部外逃,后在姆扎卜山谷落腳。
1011年左右,伊巴迪亞派穆斯林首先在姆扎卜山谷興建了以防御為主的阿特烏夫城。1l世紀40年代,他們又在姆扎卜河岸邊相繼興建了布努爾城、馬利克城和本·伊斯蓋因城。1053年,他們在姆扎卜山谷興建規(guī)模較大的加爾達亞城。
城內建筑布局錯落有致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