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對于立法工作來說,特殊而重要。半月談記者對2015年有望提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的部分法律草案進行了梳理。讓我們一起走近那些我們期待的立法。
立法法
【立法背景】
立法是國家通過法定程序將國家意志制度化、法律化,創(chuàng)制法律規(guī)則的重要政治活動。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發(fā)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
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宣告形成,到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我國的立法工作,面臨著不少新的更高要求。
【審議過程】
2014年8月,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初次審議。草案一審稿共28條,在總則第一條增加了“提高立法質量”“發(fā)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等表述,進一步明確了立法目的。在立法權限、立法程序、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等方面的修改,得到了常委會委員們的一致認可和肯定。草案一審時,也有不少委員就地方立法權的“邊界”界定展開了熱議。
同年12月,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二審。草案二審稿進一步明確了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權限、規(guī)范了地方政府規(guī)章權限,進一步發(fā)揮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細化了深入推進民主立法、科學立法,建立單獨表決制度,加強備案審查等方面的規(guī)定。
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就“稅收法定原則”和“地方政府規(guī)章權限”等展開熱議,強調了立法機關的權力以及保護公民權利的基本原則。
【立法前瞻】
根據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的決定,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將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這既明確了2015年將對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進行三審的信息,也體現(xiàn)了該法的重要性。
綜合前兩次審議的情況,草案三審必將進一步體現(xiàn)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按慣例,草案經過三審將提交表決通過,如獲通過,修改后的立法法將從立法權限、程序、體制機制等方面作出細化規(guī)定,進一步完善我國立法工作。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