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漫畫怎會有“負能量”?
在反腐敗大受群眾稱快的當下,一組出現(xiàn)在長沙的廉政漫畫,卻因其諷刺味太濃,充斥著“負能量”而面臨“下課”危險。作為漫畫,其本身就有諷刺意味,本來就應起到揭露腐敗、鞭笞貪腐、倡導法治的作用,因諷刺味太濃被重畫,已然是閹割了反腐敗本身的犀利之魂。
腐敗問題因層級不同,林林種種,大小各異,但對國家利益、群眾利益的損害是大同小異,且不可小覷。正是因為這種危害性,對腐敗的揭露,就應該是“秋風掃落葉”式的,刀刀見血。不是犀利反而是溫柔的,正統(tǒng)的,可以接受的,不含“負能量”的廉政漫畫,決不是徹底的、有效地反腐敗,充滿“正能量”的漫畫,更恐有作秀之嫌。
廉政漫畫充斥“負能量”,并不是一地一單位的思想。“負能量”的這種思想根源,與反腐敗過了頭,有可能破壞黨的根基,有著類似的思維邏輯。有些人認為,反腐敗破壞了政治生態(tài),“官不聊生”。順著這樣的思維,太具諷刺的漫畫是側露了誰的“負能量”?僅僅是對一些非法貪腐行為的描述,并附上了“貪污腐化、害國害家”,這樣直白的宣傳,既沒有直指哪個層級的貪腐,也不有指名道性,又怎會有“負能量”?如若心里無鬼,又何懼太有諷刺味的廉政漫畫呢?
歷史上,這樣對漫畫的爭議對壘也并不少見。漫畫大家華君武曾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向《光明日報》提供諷刺漫畫,但有一段時間卻中斷了。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中斷呢?華君武后來說:“畫了一段時間,我感到一種壓力。一位部隊的文藝負責人就公開對我說:‘你畫這些干什么!’意思是你能不能畫些歌頌性的漫畫呢,我不便說不能畫,但我確實認為歌頌漫畫比諷刺漫畫更難畫,那種皮笑肉不笑的‘歌頌’,實在稱不上是真正的謳歌。”
這種穿越時空的對壘,與今天“負能量”的漫畫,著實有八九分相像,也足夠警醒人。
如今,廉政建設已經(jīng)納入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腐敗的揭露和治理,是徹底的治理,而不是有選擇的治理。“負能量”的廉政漫畫,只是對一些腐敗現(xiàn)象的直白揭露罷了。倘若因此而被“下課”,只能反映一些人不敢正視、不愿治理腐敗事實而已。
不下指標,上不封頂,是黨反腐敗的要求。不封頂,即意味著對腐敗人員數(shù)量、級別的查處上不封頂,在法治手段的框架下揭露手段的不封頂、不限制。殫于“負能量”的廉政漫畫,是自覺達頂?shù)囊环N錯誤認識,不利于反腐敗,不利于法治型社會建設和各種合法利益的保護,決不能滋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