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莫多國家公園的主人之一科莫多蜥蜴,也稱科莫多龍,在普勒尤-科莫多島上的觀測點可以很輕松的捕捉到它的蹤跡,據(jù)估計,這個地方的蜥蜴數(shù)量不少于3000只??颇帻埰渥嫦瓤勺匪莸?億年以前,巨蜥類起源于4000到2500萬年前,科莫多龍就是400萬年前從巨蜥類發(fā)展而來??颇帻埖膲勖荛L,約可以活50年左右。為保持其長壽,科莫多龍在5-7歲才能達到性成熟,15歲才能達到最高體重??颇帻埓菩鄱B(tài),雄性的要比雌性的大出許多。據(jù)測,最大的科莫多龍可以達到3.13米長,而雌性的則一般不會超過2.5米。因科莫多龍可以一下子吞下為其體重80%的食物,所以它的體重是一個很高的變數(shù)。通常一只成熟的科莫多龍有70公斤左右??颇帻埵鞘橙鈩游?,就其捕食方式來說,它是機會主義,靜靜地守在一邊,偽裝得好好的,不露痕跡,等獵物來了出其不意猛撲上去,用齒狀的牙齒咬住對方,獵物通常不會立即倒下去,除非它能咬斷對方的脖子或動脈,獵物可能會逃跑,過后會死于敗血癥,這是因為科莫多龍以食腐肉為主,唾液里含有劇毒的細菌??颇帻埖母杏X器官可以使它們從10公里以外感覺腐肉的氣息。開叉的舌頭經(jīng)常伸出口外,“感覺空氣”,舌尖對味道異常靈敏。每年4、5月間雌雄進行交配,因雄性巨蜥是雌性巨蜥的4倍,占優(yōu)勝的巨蜥必須在交配前趕跑其他巨蜥。卵需8-9個月的妊娠才能產(chǎn)下來,剛孵出的幼獸重約100克,長約40厘米,它們紛紛就近爬上樹去,以防被大的蜥蜴給吃掉。很多人想成為科莫多島的朋友,致力于這座充滿神奇島嶼的保護工作,以求此地更適合未來科莫多龍的生存。
科莫多國家公園的主人之一科莫多蜥蜴,也稱科莫多龍
除了科莫多龍,眼鏡猴也是這里的世界珍稀動物。眼鏡猴,原猴亞目,眼鏡猴科,體長如家鼠,最大的也不過二十余厘米,體重在100-150克左右。頭大而圓,眼睛特大,臉盤向前,眶間隔薄。眼適于夜視,視網(wǎng)膜沒有視錐。頸短,這是許多跳躍類群的特征。指、趾端都有圓盤狀趾墊,除第二和第三趾有爪外,其余各指、趾均具扁甲。后肢長,胚骨和誹骨溶合,而附骨特長,因而有附猴之稱。尾細長,尾端多毛。
眼鏡猴是熱帶和亞熱帶茂密森林中的樹棲動物,夜行性,主要以昆蟲為食,用手捕捉,也吃果實。有高度適應樹上跳躍的能力,能在樹間十分準確的跳躍3米多遠的距離,可以用四肢行走,靠后肢在地面上跳躍或奔跑,還能爬樹,也能從樹干下滑,圓盤狀的指墊多少有吸盤的作用,利于攀緣。他們是猴類中的不合群者,多獨棲,有時成對棲息。
遺產(chǎn)開發(fā)與保護
為了保護這一世界自然遺產(chǎn),印度尼西亞政府做了許多工作:帕達爾島和林卡島的一部分在1938年建立為自然保護區(qū)??颇鄭u在1965年對外宣布成為保護區(qū),并在1977年時成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生物圈保護區(qū)。
1980年三個島嶼合建國家公園,并在1984年擴大到包括弗洛勒斯島在內(nèi)的周邊海域。1991年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無數(shù)的珊瑚礁同樣也是公園景色的一部分
1995年以來,國家公園管理局一直獲美國的環(huán)保組織美國自然保育協(xié)會支持。2000年時,保護區(qū)管理局和美國大自然保護協(xié)會共同撰寫一個關(guān)于增加海洋和陸地能源開發(fā)問題的新的管理計劃。絕大多數(shù)資源的壓力源于公園以外捕魚業(yè)和商業(yè)企業(yè)所帶來的問題。然而,資源使用的規(guī)定和限制主要針對保護區(qū)內(nèi)的居民,一些沒有更多的選擇為了生活而依賴于保護區(qū)內(nèi)資源的人,提供當?shù)鼐用窬S持生計的替代供應品是整體管理策略的組成部分。為了保護生態(tài),科莫多島的人口控制在1,700人左右,林卡島的人口控制在1,300人左右,Gili Motang島和Gili Dasami島的人口控制在100人左右,弗洛勒斯島的人口控制在2,000人左右。
科莫多國家公園還是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的28個入圍地區(qū)之一??偛吭O(shè)在瑞士的“世界新七大奇跡基金會”在2011年11月12日通過其官網(wǎng)公布了“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的初步評選結(jié)果,科莫多國家公園名列其中。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