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建起內(nèi)心“黑名單”
建立“黑名單”誠然可以加強對行賄者約束,減少行賄行為,對貪腐者形成威懾,有力推動反腐工作進展,但反腐,更重要的還需打好自身這塊鐵,只有在真正在內(nèi)心形成腐敗行為“黑名單”,才能真正杜絕腐敗。
“八項規(guī)定”出臺以來,從舌尖上的腐敗到會所里的歪風,從“大老虎”到“小蒼蠅”,我國反腐工作開出大工作面;從嚴治黨、建章立制,“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用制度管根本、管長遠,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宗旨信念體現(xiàn)于此:保持先進性純潔性,從嚴治黨才能贏得民心。
保持反腐敗高壓態(tài)勢,積聚改作風強大能量,正是從執(zhí)政黨內(nèi)部建設開始。正風反腐,是與不良作風的反復較量,也是與貪腐行為的不斷角力。面對日見好轉(zhuǎn)的作風,有人抱怨為官不易因而為官不為,有人心懷畏懼僥幸因而等待敷衍。如何將新常態(tài)保持下去,讓問題不再難以解決、讓痼疾不再反復發(fā)作,考驗著我們的戰(zhàn)略定力、執(zhí)政能力,更決定著我們的興衰成敗、生死存亡。
正風反腐開創(chuàng)的新局面,是本屆中央領導集體向人民、向歷史遞上的一張名片。與民更始之際以作風為切入口開啟一個嶄新時代,治標治本之間以反腐為突破口贏得一個時間窗口,分量何其重,意義何其大!這張名片上寫的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管一陣放一陣、嚴一陣松一陣,群眾會加倍失望,更無法向歷史交賬。從這個角度看,改作風、反腐敗,只會標準更高、要求更嚴、力度更大,做到一抓到底、一往無前。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通過思想建黨、作風整黨、制度治黨,一定能把黨打造成一個更加堅強的領導核心,確保黨始終走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目標和民族復興中國夢偉大征程的前列。
【啟示與思考】
不得不說,提起受賄者,人人恨得牙根癢。提起行賄者,許多人卻同情其“苦衷”,這是當前一種奇怪的社會情緒,是一種普遍的社會錯覺。在一般人眼里,受賄者是腐敗的根源,害了國家、害了人民,所以必須嚴懲。而行賄者是被動的參與,很多是要求人辦事,是腐敗案件中的從犯,可以從輕發(fā)落。
然而,這一類“善良”、“寬容”的看法,其實被蒙蔽了雙眼,混淆了是非,其實,行賄者對社會、國家和他人的傷害并不比受賄者小,也許,只有對行賄者也加以嚴懲,才能真正遏制潛在的腐敗。
的確,反腐是條漫長的路,要將這條路繼續(xù)更好的走下去,嚴厲懲治腐敗,還須雙管齊下,一手打擊受賄者,一手打擊行賄者。這樣才能真正將反腐倡廉制度走向完善,才能真正地懲治腐敗,還廣大民眾一個風清氣正的和諧社會。
可以說,腐敗是人民政府的天敵,我們要用法治的思維,用制度來管權、管錢。行賄“黑名單”為貪腐裝上了“電子眼”。不僅可以防止濫用權力,而且還可以重塑政府形象。筆者認為,這是我們新時期反腐工作走上制度化,規(guī)范化,創(chuàng)新化的可喜一步,反腐工作靠打,更要靠改革創(chuàng)新,靠制度,最終,要讓我們的工作走上規(guī)范之路,規(guī)范了,就難有腐敗機會,難有腐敗平臺。
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我們的反腐工作必然永遠在路上,這個持久戰(zhàn)必然取得豐碩成果,一個清廉、清正、清明的政府形象躍然在目。
歡迎繼續(xù)關注經(jīng)典案例。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wǎng)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