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株洲市成立全省第一個市委決策咨詢委員會,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另外26名專家被聘請為咨詢委員會委員。(12月3日《湖南日報》)
重視決策咨詢是確??茖W決策的一道重要關口。株洲市注重發(fā)揮院士、專家學者的專業(yè)特長和智力優(yōu)勢,以決策的科學化助力改革攻堅,其務實之舉令人叫好。
現(xiàn)實生活中,“科學決策是科學發(fā)展的前提和保證”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因決策的隨意性、盲目性、功利性,一些“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仍層出不窮。前不久曝光的云南河口一項投資2.7億元的“長廊”項目,在3年后又花3個億來拆除,就是“決策失誤”的鮮活樣本。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為增加政府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中央確定了重大行政決策的五個法定程序:老百姓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專家論證”進入了重大行政決策的法定程序,意味著全面深化改革中流擊水之時,各個層面的決策者更要善于與“外腦”合作。
株洲市的這個“專家智囊團”有多重要?從聘請的專家學者名單中就可見一斑,他們中既有經(jīng)驗豐富的企業(yè)領導、引領一行的資深專家,又有造詣高深的學術界權威,“點對點”服務產(chǎn)業(yè)、區(qū)域經(jīng)濟、改革和環(huán)境優(yōu)化等各個領域。期待受聘的院士、專家們能充分用好自己的“話語權”,多進睿智之言,多獻科學務實之策;同時也期待決策者抓好決策咨詢成果的轉化應用,讓株洲的“樣本”變?yōu)?ldquo;范本”。
“成大事者,不可不用大謀”。商鞅一策變法強秦,諸葛亮一對三分天下,中國自古就有成熟的智囊模式。在改革不斷推向縱深的當下,我們需要更多“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資政者,需要更多經(jīng)世致用的“好折子”。唯有如此,整個改革大業(yè)才能真正做到蹄疾步穩(wěn)。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