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隨著2014年中央巡視組第二輪巡視反饋情況相繼出爐,“能人腐敗”等成為新一批熱詞。“能人腐敗”現(xiàn)象其實由來已久,“能人”貌似精明強干,作風果敢,但由于對黨紀政紀和國法缺少敬畏,規(guī)則意識淡薄,貪得無厭,欲壑難填,最終跌倒在“能”而無“德”,既令人深惡痛絕,又令人扼腕嘆息。怎么看待“能人腐敗”?如何防治“能人腐敗”?本期邀請黨員干部參與討論。
“能人腐敗”危及政治生態(tài)
“能人”主政一方的時候,地方一時經(jīng)濟發(fā)展迅猛,政績顯赫,也因為如此,相比“庸人腐敗”、“懶人腐敗”,“能人腐敗”往往能在一些上下級和老百姓眼里博得同情和惋惜。
但恰是由于“能人”之“能”,“能人腐敗”帶來的不僅是經(jīng)濟層面的腐敗,更是政治生態(tài)的惡化,一些地方發(fā)生的“塌方式腐敗”,多有“能人”的影子,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往往更深,對黨的形象影響更大。
“能人”干好事本事大,搞腐敗能量大,古今都有深刻教訓。正是明乎于此,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直言:“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能人腐敗”令人扼腕,但絕不值得同情,更不可姑息縱容。
然而,選拔任用干部畢竟不能為了“保險”,就起用那些有德無才的“賢人”乃至無才無德的“愚人”,這與黨的事業(yè)和人民的需要、離好干部的標準相去甚遠。干部干部,干事是天職,能干是要求。我們需要的是那些清正廉潔的能人、敢于擔當?shù)哪苋?、為民?wù)實的能人,而那些所謂“與其選無為的清官,不如選能干的貪官”,以及諸如此類的吐槽,斷然不能付諸實踐。一句話,于黨于國于民,“無為清官”和“能干貪官”都不能要。對黨員干部來說,一著不慎毀于一旦,功罪不可相抵,既干成事又不出事,才是真本事。
(河南省內(nèi)鄉(xiāng)縣委組織部 袁浩)
好干部標準不得偏離
古人說,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這句話道出了評價干部、任用干部要以“德”為先。如果搞“一能遮百丑”,最后不僅干部本人要出丑,組織也要跟著出丑。
一些所謂的“能人”因干事脫穎而出,但他們不講法治、不講規(guī)矩,做事是為了自己出政績、出風頭、謀私利,這樣的干部再能,群眾也不歡迎。如果組織上對這一點看得不透、識得不深,就會給這樣的干部更多的機會,讓那些老實做事、規(guī)矩做人的干部吃虧。當這些“能人”走上領(lǐng)導崗位之后,一些主要領(lǐng)導和組織部門還抱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用人之長、容人之短的態(tài)度,對干部群眾反映的“能人”身上的作風問題、廉潔問題等,認為是個性問題、細節(jié)問題,不是原則問題、大節(jié)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過問、不追究。久而久之,這些“能人”更加有恃無恐、變本加厲,直至觸犯黨紀國法、東窗事發(fā)。
痛定思痛,“能人腐敗”的根子還在于偏離了好干部的標準。必須整體把握“信念堅定、為民服務(wù)、勤政務(wù)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而不是“以能概全”。不僅要看干部能不能干事,而且要看是不是為了理想信念在干事,是不是以群眾利益為出發(fā)點在干事,是不是老老實實、干干凈凈地干事。不僅如此,對于那些走上領(lǐng)導崗位的干部,也要時刻按照這樣的標準進行管理監(jiān)督,避免干部在干事過程中沾染歪風、走上邪路。只有這樣,選拔干部才有標準,管理干部才有依據(jù),好干部才能真正代替“能吏”。
(湖北省武漢市委組織部 胡?。?/p>
再能干的人“德”不行堅決不用
在以經(jīng)濟發(fā)展主導一切的政績觀的影響下,某些地方選人用人不重德行、“唯才是舉”,以為只要經(jīng)濟搞上去、業(yè)務(wù)提上去,就能“一俊遮百丑”,更有錯誤思想認為,只要干部有本事、出政績,貪點撈點不是什么大事。這些用人認識上的偏差導致出現(xiàn)一些“能人”帶著“問題”上崗的現(xiàn)象。
對于地方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小老虎”式干部確實難能可貴,但不能一葉障目。正如民諺所說,干部德才兼?zhèn)涫?ldquo;精品”,有德無才是“次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能人腐敗”恰是跌倒在有“能”而無“德”。要在選人用人上擺正“德”與“才”的關(guān)系,始終堅持“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rdquo;,在“德”這一原則性問題上,不能有絲毫的妥協(xié)或讓步。各級領(lǐng)導機關(guān)和組織部門要暢通多樣化的干部德行了解通道,要改進干部考察工作,防止簡單地以業(yè)績看人、取人、用人,對“能人”要特別加強對其政治品質(zhì)、道德品行、作風表現(xiàn)、廉潔自律情況的考察,全面準確地識別、評價、任用干部。要堅持嚴格的用人標準和程序,再能干的人“德”不行堅決不用。
(江蘇省建湖縣委組織部 李仕春)
能力越強越要嚴格要求
大多數(shù)“能人”常常掌控著較大的權(quán)力,在一定的空間和區(qū)域擁有較大的“話語權(quán)”。一些上級部門以信任代替監(jiān)督,認為對所謂的“能人”是了解的,可以大膽放心使用。一些“能人”想做事也做成了事,有些地方“用其能、忍其腐”,無形中撐起了保護傘。監(jiān)管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能人”放任自流,催化著腐敗“能人”們無視法律、踐踏法治、中飽私囊的野心。
能力越強,成績越大,越要嚴格要求、嚴格管理,這既是對干部的愛護,也是對事業(yè)的負責。“能人”沒有擺正個人與組織、群眾的關(guān)系。他們過度看重個人在事業(yè)發(fā)展中的貢獻,看不到上級的領(lǐng)導、集體努力、群眾奮斗的決定性作用。要抓嚴對“能人”的教育,要關(guān)注其思想動態(tài)、掌握思想脈搏,使其始終找準人生方向,清白做官,踏實做事。要防止其因為能干、成績大而居功自傲,使其認識到不能把自己凌駕于組織之上,不能把成績和貢獻當作向組織討價還價的資本。要加強對“能人”的管理監(jiān)督,嚴格落實領(lǐng)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上下聯(lián)動、內(nèi)外著力,把關(guān)進“籠子”的權(quán)力盯緊看牢。要抓早抓小,不能因為業(yè)績突出就不舍得批評,不敢板下臉教育,要通過早教育、早提醒、早防范,避免“能干事”變成“易出事”,盡力把“能人腐敗”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錢濤)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