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與思考】
不管是哪一起海關窩案,唯利是圖,都是海關窩案的病灶。商人唯商業(yè)利益是圖,海關工作人員為私利是圖。雙方采取權錢交易的方式,竟然衍生出分工明確、定期收賬式的縱容走私的一套流程,商人獲得了減免進口稅的好處,海關人員則獲得了每月動輒幾萬元的受賄款項。
當?shù)厣鐓^(qū)居民對走私活動的舉報,往往石沉大海,舉報電話則成通風報信工具。沙頭角海關窩案,表面上是沙頭角旅檢四科負責人負責,但倘若值班海關人員能夠經受得住誘惑,抵抗得住權力,就可以減少走私行為的發(fā)生。但可惜的是,15名海關工作人員,已經有8名工作人員涉案,剩余幾人,尚不能確定是否涉案。而通過走私獲得的錢財,也被用來買官,以黑養(yǎng)腐,次生危害更侵蝕了海關的根基。
改革開放,不僅迎來的是物質文明,不僅迎來了先進的理念,隨同而來的還有各種腐敗侵蝕思想。身處對外開放的最前沿,海關窩案以案說法的教訓太過于沉重。加強海關監(jiān)管,既要防范一權獨大的專斷橫行,和由此形成的貪腐大案;也要防范你好我好大家好、“利益均沾”式的集體墮落。而根治的良方就是,既要加強權力運行內部的監(jiān)管體系,讓權力運行相互制約,又要加強權力運行的外部監(jiān)督體系,讓權力接受更廣泛深入且有效的監(jiān)督。
歡迎繼續(xù)關注經典案例。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