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黨的十七大到十八大,都高度強調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潮,使得錯綜復雜社會思潮浪高不亂、水深不渾,充分引導和發(fā)揮出我國當代社會思潮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正能量。
社會思潮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思想流、意識流、觀念流和話語流的綜合,因而必定隨著歷史環(huán)境的變化,特別是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與時俱進。在風平浪靜的時期,社會思潮往往是穩(wěn)定而平靜的;而在經濟高速發(fā)展和社會加速轉型時期,社會思潮即可以匯演出波瀾壯闊的話劇,也可能爆出某種鬧劇。
客觀上來說,社會思潮既不是國家正式的意識形態(tài),但也不完全是社會大眾的話語體系。所以研究社會思潮首先要準確把握社會思潮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社會思潮雖屬于意識形態(tài)的范疇,卻不屬于執(zhí)政黨和國家制度層面上具有指導意義的正式意識形態(tài)。然而,對任何社會思潮的認識與評價,都是從黨和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原則和立場出發(fā)的,這是明確認識社會思潮基本立場、思想觀點和價值原則的重要前提。正確把握黨和國家層面上正式意識形態(tài)的長時間和穩(wěn)定性,正確把握社會思潮同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是正確認識社會思潮基本立場、思想觀點和價值原則的重要前提。
社會思潮具有不穩(wěn)定性和流變性。因為社會思潮屬于大眾性思想流動的潮流,它必然隨著國家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形勢和國際關系的變化,以及國際社會思潮的走向而變化。國家和社會都應當隨時關注國際和社會思潮的動態(tài),以利于國民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社會秩序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
從當前流行的社會思潮稱謂來看,并不都是中國本土原生的,有些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從國外傳來,或者在國際交往中傳入中國后被廣泛認可并有較大影響的政治思想流派。“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存在主義”等進入中國社會思潮體系,反映了開放時代中世界社會思潮的一體化進程。
社會思潮是社會意識的一個重要體現,它在任何社會和任何時代都存在。在我國改革開放時代,更是思潮萬千、思潮澎湃、思潮激蕩。在各路思潮大軍中,積極性與消極性并存,開放性與保守性并存,先進性與落后性并存,這是當代社會思潮的基本特點。許多社會思潮都是雙刃劍,貴在我們怎么駕馭。大思潮時代必須要有大智慧,對社會思潮要客觀、冷靜、理智地分析,既不能把各種社會思潮看作洪水猛獸,也不能讓各種社會思潮成為洪水猛獸。對眾多思潮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積極駕馭,充分發(fā)揮社會思潮大軍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這是研究我國社會思潮的題中應有之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