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黨史黨建研究所所長郭文亮認為,“打虎”力度不斷加大,腐敗分子決不會坐以待斃。為保護既得利益,必然負隅頑抗,甚至聯(lián)手反撲(2014年8月25日新京報)。
“天下大政,利于國利于民者,必不利于中飽之人。” 一個腐敗官員背后往往有一個“利益共生體”,因此,他們或是尋找更高的‘后臺’保護自己,阻撓對自身腐敗行為的查處;或是以影響黨的形象、影響安定團結為由想方設法向查處活動施加壓力;或是以自己所掌握的對手或更高層級官員的腐敗線索相要挾,作垂死掙扎;或是聯(lián)合黨內相關利益者,以莫須有的罪名打擊堅持反腐的同志,壓制反腐敗斗爭的開展??偠灾桓柿T休,伺機反撲,在所難免。
“縱容歹徒,也就等于坑害無辜。”在反腐與反撲的博弈中,必須完善治本之策,筑牢關住“老虎”的籠子,保持高壓態(tài)勢,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從嚴從重予以懲治,反腐倡廉才不至于前功盡棄。
“以欲從人者昌,以人樂己者亡。”反腐倡廉為的是絕大多數(shù)人民的利益,必然得道多助、所向披靡;而“老虎”“蒼蠅”們則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人民痛苦的基礎上,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得民心,令人深惡痛覺,必然失道寡助、自取滅亡。
8月23日,中紀委宣布山西省委常委、秘書長聶春玉,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陳川平被查。而在此前的8月11日、13日,地方紀委連創(chuàng)了兩個“拍蠅”紀錄,其中13日當天10名廳局級官員被調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不言自明。因此,只有“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把反腐敗的硬仗進行到底,人民群眾才會擁護我們,黨的執(zhí)政之基才能堅如磐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