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穩(wěn)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平安建設高度重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明確要求把平安中國建設置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全局中來謀劃,把人民群眾對平安中國建設的要求作為努力方向,堅持源頭治理、系統(tǒng)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解決深層次問題,確保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兩年來,全國檢察機關認真學習貫徹中央關于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的決策部署,充分履行批捕、起訴等職能,積極探索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和方式,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為建設人民向往的平安家園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從群眾最關心的衣食住行安全做起
平安,很多時候與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老百姓評價社會治安好不好,不僅關注人身安全,而且對吃的是否放心、住的是否安心、出行是否平安等同樣在意。十八大以來,各級檢察機關緊緊抓住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連的安全問題持續(xù)發(fā)力,努力為人民群眾營造安定有序的生活環(huán)境。
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最高人民檢察院積極參與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出臺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從嚴懲治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僅2013年,最高檢就對785起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掛牌督辦,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制售假藥劣藥等犯罪嫌疑人10540人,同比上升29.5%。
面對頻頻發(fā)生的“毒生姜”、“假羊肉”等食品安全事件,檢察機關主動介入調查,引導偵查取證。麥當勞、肯德基等知名快餐連鎖企業(yè)肉類供應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使用過期變質食品事件發(fā)生后,上海市檢察機關迅速介入,依法對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6人批準逮捕。
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受破壞,最高檢部署開展了為期9個月的專項立案監(jiān)督活動,聯合有關部門出臺辦理環(huán)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明確環(huán)境污染犯罪定罪標準,降低入刑門檻,對環(huán)境污染犯罪保持高壓態(tài)勢。
浙江樂清電鍍產業(yè)近年來發(fā)展很快,利益的驅動使得一些小廠不作任何處理就將電鍍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直接排放到河里。當地檢察機關主動介入,僅今年上半年就受理相關污染環(huán)境案12件30人,提起公訴9件21人。
讓“小平安”凝聚成“大平安”
平安聯系著千家萬戶。只有每個人周圍的“小平安”多了,才能構成整個社會的“大平安”。
為營造良好的治安環(huán)境,兩年來,檢察機關密切關注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出現的新特點新動向,始終保持高壓態(tài)勢,嚴懲暴力恐怖犯罪,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和辦理盜竊、敲詐勒索、搶奪、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系列司法解釋,依法嚴厲打擊公交車縱火、編造航班“炸彈”信息、性侵幼女等一系列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犯罪,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打擊整治網絡有組織制造傳播謠言專項行動。
2013年9月9日,最高檢聯合最高法出臺了《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guī)定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犯罪的認定及處罰問題,為司法機關準確有力地打擊此類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據。
解釋出臺后,一些利用網絡有組織造謠傳謠,蓄意毀謗他人名譽、惡意炒作網絡熱點事件的人員受到嚴厲懲處,“立二拆四”、“秦火火”等網絡“大謠”被抓獲或被提起公訴,初步遏制了網上制謠傳謠行為,還廣大網民一個綠色干凈的網絡空間。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