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探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途徑(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探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途徑(2)

摘要:9月23日,地震紀念館啟動了慶祝新中國成立65周年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教育活動。自去年5月9日開放以來,地震紀念館已成為展示中國發(fā)展模式、發(fā)展道路的重要窗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科普研究及防災減災教育的重要基地。

北川還定期舉行“感恩文化論壇”,發(fā)出感恩宣言,開展“感恩奮進大家談”大討論活動和感恩宣講1053場次,使“感恩奮進”深入人心。依托地震紀念館的功能,北川把向身邊先進典型蘭輝學習作為重要載體,深入開展“爭做蘭輝式好干部,爭做蘭輝式北川人”活動,舉行蘭輝先進事跡報告會31場,組織5萬多名干部群眾觀看電影《蘭輝》和大型方言劇《公仆蘭輝》,在窗口單位、服務行業(yè)設立“學蘭輝示范崗”200余個。

推進科普研究及防災減災教育的重要基地

作為“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的室外部分,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具有地震災害類型最全面、工程破壞類型最多、次生災害類型最典型等特征,為地球物理、地質(zhì)科學、建筑工程等領域的科研提供了實地考察、研究、試驗場所。

為推進地震科普研究工作,地震紀念館管理部門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和“校、院、館聯(lián)姻”等措施,國家地震局、清華大學、防災科技學院等單位紛紛派出專家、學者前來開展科研工作。同時,紀念館還主動參與國際合作,吸引了日本、英國、美國等國家的防災減災專家前來參觀、考察。截至今年8月底,地震紀念館已接待7個國際機構組織、21個國家共139批次科普考察團,前來考察的各類科研人員達2100人次。

為了進一步完善地震紀念館防震減災的教育、培訓功能,管理部門配套建設了設施齊全、風格獨具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中心。自紀念館開放以來,中心共舉辦教育培訓活動85次,培訓社會公眾和機關干部2700人次。

今年4月,由中國扶貧基金會發(fā)起的“人道救援網(wǎng)絡”啟動儀式暨防災減災安全培訓舉行。來自國際美慈組織、國際危機管理協(xié)會等國內(nèi)外29家公益組織和28個省級救災基金會、志愿者協(xié)會等單位的90多名參訓人員參加。“在這里搞防災減災培訓,既有災難現(xiàn)場,又有功能完善的培訓場所,效果很好。”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劉文奎表示。

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地震紀念館將按照“在保護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更好地保護”的發(fā)展思路,以地震紀念館、老縣城遺址和唐家山堰塞湖為載體,圍繞地震科普研究、防災宣傳等重點工作,努力建成世界級地震災害研究基地和世界級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為人類的防災減災事業(yè)作出貢獻。

鏈接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教育活動(9月—11月)

1.“感恩祖國,祝福人民”簽名活動。

2.“重回北川,感恩奮進”主題回訪活動,邀請曾參加過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社會各界參觀地震紀念館,感恩他們?yōu)闉膮^(qū)所做的貢獻。同時通過各類媒體大力倡導感恩文化。

3.“發(fā)揮教育功能,弘揚時代精神”建言獻策活動。邀請省、市人大代表、政協(xié)代表參觀地震紀念館,請他們?yōu)楸贝ǖ卣疬z址保護和紀念館運行管理建言獻策。

4.“銘記歷史,再鑄輝煌”志愿者服務活動。邀請地震親歷者擔任講解員。

5.“普及地震科普知識,提升珍愛生命意識”中小學生征文比賽。在全市中小學生中開展征文比賽,對評出的作品編輯成冊。

6.“謳歌真善美,傳播正能量”主旋律影片展播活動。每周六、周日14:00-15:30在科普體驗館多功能廳免費播放主旋律影片。

責任編輯:李妮瑋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