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奢糜之風方面
一是自律意識不強。大隊因工作關系,需跟很多行業(yè)、單位打交道,在工作接觸的過程當中,人民警察對本身要求不是很嚴,礙于面子人情還存在吃請和請吃的現象。同時,在接待上級領導及檢查組時,也存在超規(guī)格、超標準接待等現象。
二是節(jié)約勤儉意識不強。大隊存在平常行政性消耗性支出較多的現象,在具體工作中還缺少一個行之有效的長效管理機制;有的人民警察艱苦樸素意識有所淡化,存在固定資產保養(yǎng)不善,物質設備損壞就扔、少了就買的現象;同時,在水、電、油、紙、墨等方面使用不留意勤儉,一定程度上存在浪費仍比較突出,與艱苦奮斗、節(jié)約勤儉的革命傳統(tǒng)背道而馳。
三、存在題目緣由分析
我大隊對上述存在的題目進行了認真分析、深進剖析,究其本源,既有主要緣由,也有客觀因素,但主要是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識、能力素質、群眾觀念等方面存在題目。
(一)理論學習不深進,政策理論水平不高。大隊滿足于按上級的要求抓好理論學習,但在學深學透、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進步學習質量上存在諸多的題目。一是理論學習的系統(tǒng)性不強,學習存在片面性,缺少對理論的系統(tǒng)研究和深入理解,常常是東一鎯頭西一棒子,滿足于完成學習任務。二是理論聯系實際不夠緊密,忽視了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不能用馬克思主義的態(tài)度和觀點分析題目,在工作中,就事論事多,就事論理少,不能把題目上升到理性來熟悉,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能用理論指導實際工作,從而影響了工作決策的預感性和前瞻性。三是理論學習自覺性不夠,人民警察滿足于參加集中學習,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不強,忙于事務性工作多,擠時間學習少,學習理念和學習自覺性不強。
(二)宗旨意識不牢,服務群眾的能力不強。沒有真正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群眾觀念淡化,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工作薄弱,對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服務群眾不熱忱、沒耐心,致使群眾的滿意度不高。如有的人民警察在工作中,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沒有事”的觀念,對群眾的辦事比較冷漠;還有的人民警察對照較辣手的糾紛調解沒耐性,一拖再拖,致使群眾對公安工作不理解、不滿意、不支持。
(三)隊伍管理不夠嚴格,制度落實力度不大。在工作中重業(yè)務輕管理的思想依然存在,固然大隊有一套較為完全的隊伍管理規(guī)章制度,但在抓落實時,重視于學習,重視于強調,真正親力親為往抓落實還不夠,具體細化抓落實的措施還未幾,常常以為人民警察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思想上有采取從優(yōu)待警方式代替從嚴治警的思想意識,隊伍管理有時存在失之于軟、失之于寬的題目。
(四)調查研究不深進細致,把握的第一手材料未幾。平時忙于文山會海,忙于平常事務的時間占多數,下基層較少少,與群眾的間隔愈來愈遠,對很多新情況講不清、道不明,發(fā)現不了真正題目,工作浮在表面,局限于從材料到材料,沒有真正沉下往。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