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吹文明:戰(zhàn)后在美國統(tǒng)治下,日本國民曾經(jīng)依靠美國的糧食得以活命。當時美國是絕對的勝利者,日本沒有把想說的事情說出來,而是一直忍耐。或許是由于這一原因,在經(jīng)濟獲得了奇跡的增長之后,日本企業(yè)收購了紐約標志性的洛克菲勒中心和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如果把這個例子用在日本與中國和韓國的關系問題上,那么現(xiàn)在尖閣諸島、竹島(韓國稱為獨島)以及慰安婦問題的重新爆發(fā),就是因為中國和韓國經(jīng)濟富裕后,終于能夠把想說的事情說出來了。如果不理解這一點,而是告訴對方究竟是誰給他們帶來了經(jīng)濟上的繁榮,那么事情就不好辦了。我們應該始終懷著“那時候真是對不起了”的心情,正如河野所說的那樣,必須從大局出發(fā)。當然,我們也希望中韓兩國思考為何經(jīng)濟得到了發(fā)展。
構筑對華包圍網(wǎng)不現(xiàn)實
記者:安倍首相正在推進價值觀外交。在安倍第一次執(zhí)政期間,麻生外相曾經(jīng)提出過“自由與繁榮之弧”的構想,安倍的價值觀外交即以此為基礎,試圖與東歐和中亞各國加強合作,這些國家正處于將中國和俄羅斯包圍的弧中。安倍第二次執(zhí)政后,首相外交也是基于同樣的構想。如何評價這種價值觀外交呢?
村山富市:依照價值觀來劃分國家,價值觀相符則相處,不符則不相處。這種做法難道沒有問題嗎?我認為國與國之間應該相互承認多種多樣的價值觀并進行交往,這才是外交。
至于說包圍網(wǎng),或許是媒體的刻意炒作。如果說目的是建立針對中國的包圍網(wǎng),那是胡說八道。通過包圍和孤立那樣一個大國來使日本崛起是根本不可能的。美國其實也希塑與中國很好地相處。
河野洋平:今天的日本應該著手解決的最重要課題是與近鄰的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和韓國發(fā)展外交。安倍首相非常熱衷于外交,伊吹議長說正在暗中積極地接觸,但國民卻感覺不到。
我擔心照此下去,即使日中和日韓之間出現(xiàn)了相互靠攏的現(xiàn)象,媒體也不會報道,而國民對中國和對韓國的感情也會進一步惡化。
價值觀外交看似一張對華包圍網(wǎng),但中國周邊的亞洲國家與它在經(jīng)濟上的往來是最密切的,或許這些國家也都希望與中國搞好關系。我想安倍首相理應深知這一點,我想指出的是,要構建對華包圍網(wǎng)并非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資料】
村山談話:1995年8月15日,時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發(fā)表了著名的村山談話。在談話中,村山富市反省了日本的殖民和侵略行為給亞洲各國帶來的災難,并對此表達了歉意。他同時表示要反省歷史、吸取教訓避免再犯過去的錯誤。
河野談話:1993年8月4日,時任日本內(nèi)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在宣布慰安婦問題調(diào)查結果時,承認日軍直接參與在朝鮮半島、中國等地設置“慰安婦”,并對此表示道歉和反省。這段講話被稱為河野談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