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話題本就如此沉重,而未成年人沾染毒品,更是讓人心痛。此文試圖還原未成年人吸毒的心態(tài),從一定層面找尋吸毒的原因。他們是毒品的受害者,用自己的經(jīng)歷在講述毒品的危害。此文所提及的情節(jié)也更讓家長、社會反思。
但毒品所折射出的人內(nèi)心的空洞又如何真正來填補?當(dāng)人開始遠離生命本應(yīng)有的豐盛,孩子去吸毒叛逆和尋求身份認同,成年人去追求眼目和肉體的情欲而沉淪于毒品時,人該如何反思。6月26日,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特發(fā)此文,讓我們警醒:“珍惜美好青春,遠離合成毒品,拒絕毒品,健康人生”。
(圖片:今年22歲的徐某某曾經(jīng)是一名拳擊運動員,2013年在朋友家初次接觸毒品,從此便荒廢了自己的運動事業(yè)。2014年1月9日,徐某某被戒毒所收容,“吸毒沒白天沒黑夜,太頹廢了”。)
心聲:“沒人告訴我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在云南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記者見到了17歲的小舒。她年輕的臉龐上有著一雙漂亮的大眼睛,笑起來顯得又甜又陽光,讓人無法把這個可愛的孩子與毒品這樣可怕的東西聯(lián)系在一起。
小舒2013年8月開始了為期兩年的強制隔離戒毒生活,但至今沒有任何家人來探望過她。說起父親和母親,她的臉上出現(xiàn)了這個年齡段孩子特有的桀驁不馴的神情。
小舒還是9個月大的嬰兒時,父母就離異了,從此她跟著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缺少生活來源,小舒的作業(yè)本、書錢等都靠自己挑野菜購買。但這樣的平靜日子也只持續(xù)到了小舒9歲時,因為這一年,奶奶去世了。
小舒對爸爸沒有什么印象,因為“他不知道去哪兒打工了,從來沒有回來過”。她唯有去找已經(jīng)成立了新家庭并又生了兩個女兒的媽媽。但在這個家,小舒沒有感受到任何溫暖:“像保姆一樣,家務(wù)都是我一個人干,一點兒事情沒做好,她們就打我罵我,說要把我攆出去。”12歲初一時,小舒輟學(xué)了,連家長會也從沒去開過的媽媽沒有一句勸說的話。小舒開始跟著舅舅學(xué)裝修的手藝,年幼的她,過早地進入了社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