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了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地回答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提出了許多富有創(chuàng)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全黨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也是準確領會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推動新一輪改革發(fā)展的基本前提。當前,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市深入開展,深入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全市黨員干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首要任務,有助于全市黨員干部打牢學習基礎,補足精神之“鈣”。本期起,《理論周刊》將連續(xù)刊發(fā)高新區(qū)、天府新區(qū)成都片區(qū)主要負責人及各區(qū)(市)縣一把手學習貫徹習總書記講話精神心得體會及踐行群眾路線群眾觀點、推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成都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等系列理論文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擁護和支持,黨的事業(yè)和工作就無從談起?;仡欬h的發(fā)展歷程,我們黨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奪取了革命、建設、改革的重大勝利。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在實現(xiàn)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征程中,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更加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
重大歷史意義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傳家寶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它的含義,就是《黨章》中所說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黨的群眾路線集中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認識論,體現(xiàn)了黨的性質(zhì)和宗旨,體現(xiàn)了對群眾歷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認識。
群眾路線具有認識論意義。也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觀點。一切為了群眾,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執(zhí)政的根本理念和發(fā)展的根本目的。離開了人民群眾,我們黨的一切奮斗不但不能成功,而且會變得毫無意義。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和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法寶。離開了人民群眾,我們就將“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我們就將一事無成??傊?,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一切奮斗都是為了人民,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
群眾路線具有方法論意義。也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從群眾中來,就是要尊重人民群眾的實踐,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反映人民群眾的訴求;到群眾中去,就是黨的決策要轉(zhuǎn)化為群眾的認識和行動,并通過群眾的實踐得以檢驗、修正、充實和提高??傊覀凕h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能否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決定著黨的事業(yè)成敗。
群眾路線具有作風層面的意義。群眾路線是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相對立的一種工作作風。從根本上說,我們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取得的勝利,靠的都是良好的工作作風,靠的都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梢哉f,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制勝法寶。因此,在任何時期、任何情況下,我們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必須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
重大現(xiàn)實意義
實現(xiàn)十八大既定目標的必然要求
踐行群眾路線為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提供信仰支撐。“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重大問題,是貫穿共產(chǎn)黨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根本問題。在新的形勢下,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作出的各項決策部署,推動經(jīng)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全體黨員干部務必要搞清楚“為了誰”的問題,樹立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價值觀,努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搞清楚“依靠誰”的問題,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方法論,充分相信群眾,緊緊依靠群眾,緊密團結群眾;搞清楚“我是誰”的問題,強化人民公仆的人生觀。
踐行群眾路線為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提供組織保證。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關鍵在黨,關鍵在干部。當前,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四大考驗”、“四大危險”特別是脫離群眾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了全黨面前。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從看得見、摸得著的“四風”問題入手,以整風精神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著力解決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的作風不正、不實、不廉的問題,進一步建設高素質(zhì)執(zhí)政骨干隊伍,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進一步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增強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踐行群眾路線為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提供力量源泉。實現(xiàn)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我們黨團結億萬人民群眾共同奮斗。只有全黨同志始終牢記并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始終與人民群眾成為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才能夠贏得廣大人民群眾對我們黨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才能夠充分調(diào)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形成為共同理想而艱苦奮斗、不懈奮斗的廣泛共識和強大合力。
具體實踐方法
自覺在活動中經(jīng)受鍛煉、接受考驗
加強思想理論武裝。要緊緊圍繞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深入學習黨章,學習黨的光輝歷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群眾觀點教育、宗旨意識教育、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法制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看待和處理問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更加堅定,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更加牢固,從而筑牢堅持和踐行群眾路線的思想基礎。
切實糾正“四風”問題。要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對照理論理想、黨章黨紀、民心民聲、先輩先進“四面鏡子”,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清洗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要按照為民務實清廉要求和“三嚴三實”要求,反對形式主義,解決工作不實的問題;反對官僚主義,解決在人民群眾利益上不維護、不作為的問題;反對享樂主義,克服及時行樂思想和特權現(xiàn)象;反對奢靡之風,狠剎揮霍享樂和驕奢淫逸的不良風氣;切實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和聯(lián)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健全完善長效制度。要在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基礎上,健全完善促進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制度。認真做好制度的“廢、改、立”工作,進一步完善制度體系,堵塞制度漏洞,切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逐步建立更加科學的黨員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在工作考核中樹立注重實績、反對空談的標尺,在行政問責中劃定艱苦奮斗、不驕不躁的紅線,在政府預算中確立崇儉抑奢、杜絕浪費的導向。
堅持“兩手抓、兩促進”。要堅持統(tǒng)籌兼顧,突出抓好“四個結合”,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檢驗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要把教育實踐活動與落實成都高新區(qū)“三次創(chuàng)業(yè)”工作部署緊密結合,爭當全省、全市經(jīng)濟發(fā)展大盤子里“求進”的積極因素;與推進成都高新區(qū)改革創(chuàng)新緊密結合,努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先行先試、率先突破;與強化基層基礎工作緊密結合,大力實施“三次創(chuàng)業(yè)”強基工程;與建設高素質(zhì)干部隊伍緊密結合,突出抓好干部隊伍思想引領、能力提升、作風再造三項重點工作,為推進成都高新區(qū)“三次創(chuàng)業(yè)”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作者系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區(qū)黨工委書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