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對沂蒙精神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挖掘總結老區(qū)人民感天動地的無私奉獻精神方面,今天我們以新的視角來探尋這段歷史,看到沂蒙精神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谷諔?zhàn)爭時期的沂蒙地區(qū),當時有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有國民黨及其軍隊,還有日偽軍等,在多種政治和軍事力量角逐中,為什么最終共產黨取代了國民黨及其他勢力,為什么沂蒙人民堅定地跟著共產黨走?
對當時每個老百姓來說,可能背景是具體的、豐富的,但概括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黨忠實地代表人民的利益,讓人民群眾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如,經濟上抗日戰(zhàn)爭時期減租減息,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土地改革,使農民從中獲得了實際的物質利益;政治上建立民主政權,人民翻身得解放,成為社會的主人;文化上興辦莊戶學校,開展掃盲運動,倡導婦女解放,根據地出現社會新風尚。二是從嚴治黨治軍,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開展“滿缸運動”。良好的紀律和作風,讓老百姓看到了與以往舊軍隊不同的人民軍隊,從而發(fā)自內心地信賴黨和人民軍隊。三是卓有成效地開展群眾工作,深入到群眾中間,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用群眾的語言,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動員群眾,讓群眾看到:任何黨派都標榜代表群眾,而只有中國共產黨說到做到,站在群眾中間,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
當年沂蒙老區(qū)在革命斗爭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這三條經驗,體現了貫徹群眾路線的規(guī)律要求,如果以全黨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題“為民”,來對應“代表群眾利益”,以“清廉”來對應“紀律作風”,以“務實”來對應“群眾工作”,說明這三個方面至今仍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路徑,具有永恒的價值引領作用。但是重點內容和具體策略,應根據黨的歷史方位和任務的變化而與時俱進。那么新形勢下,我們黨貫徹落實群眾路線應抓住哪些關鍵問題呢?
第一,在代表群眾利益方面,當前關鍵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目前,我國社會階層及其利益在不斷分化,這個階段,利益有一致的地方,但也有許多利益是相互沖突的。我認為,目前覆蓋面最大、利益涉及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學習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一系列講話,體會很深的一點是通篇貫穿了尊重勞動、尊重創(chuàng)造,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思想。習近平同志說:“我們黨提出要營造鼓勵人們干事業(yè),支持人們干成事業(yè)的社會氛圍;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fā),讓一切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如果升學、考公務員、辦企業(yè)、上項目、晉級、買房子、找工作、演出、出國等各種機會都要有關系、搞門路,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顧,沒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無法出頭,就會嚴重影響社會公平正義。”“我們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fā)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從黨的本色來看,公平正義是我們的基本價值追求。過去我們黨帶領人民鬧革命,目標就是推翻不勞而獲的剝削制度。如果偏離了公平正義,就違背了共產黨的宗旨和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從現代化發(fā)展的國際經驗看,社會秩序是經濟發(fā)展的基本條件。如果對社會群體不能給予同等的機會,大量的財富不能公平分配,社會正義就難以得到保障。而一旦缺少基本的社會正義,那么社會不穩(wěn)定甚至無秩序就會成為可能。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在達到一定階段后,發(fā)展沒有持續(xù)下去,很大問題就在于缺乏社會正義,最后導致社會失序。從群眾關注和反映的突出問題看,過去群眾的訴求主要體現在生存方面,而現在經濟發(fā)展了,群眾更多的要求是公平待遇。對于目前收入分配不公、貧富差距過大,官二代、富二代等階層固化問題,群眾意見很大。群眾并不是一味地仇官仇富,在群眾看來,只要你是勤勞致富、合法致富,掙得再多,也不會眼紅,人們怕的是投機取巧的一夜暴富,擔心的是失去公平公正的貧富差距拉大。這些都說明新形勢下,我們黨要很好地協(xié)調各階層利益,最廣泛地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必須抓住社會公平正義這一根本性和關鍵性的問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