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兵:開好民主生活會 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7)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劉志兵:開好民主生活會 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7)

主持人:也可能互相在探討。

劉志兵:在探討過程中加深這個思想認識,一定要交流,不交流這個問題就不能解決。第七,要鼓勵為主,切忌一味的指責。第八,態(tài)度誠懇,切忌生硬粗暴。生硬粗暴,尤其是領導對下面批評的時候板著臉這么批評,表面上好像非常威風,但是實際上可能效果不是非常好。

主持人:那么我們知道這個制度是規(guī)律的體現(xiàn),如何來提高和落實黨的組織生活他的制度的一個實效呢?

劉志兵:應該說制度也是規(guī)律的一種體現(xiàn),我們平時所制定的黨內(nèi)生活的各種制度,都是在我們探索規(guī)律的基礎上形成的,但是現(xiàn)在的問題是什么呢?黨內(nèi)批評開展不起來,我個人覺得還不是制度本身的問題,而是在落實的實效上出了問題,就是說落實的質(zhì)量還不高,我覺得貫徹和落實制度是我們一個非常非常弱的項目。中華民族有兩千多年的封建統(tǒng)治,所以他在制度方面習慣于人治、家長治,這種封建思想問題對我們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不太習慣于用制度來解決一些問題。

過去的時候我們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形成的一些好的方法,如果要是堅持下來應該是堅持非常好的,但是往往是在操作過程中,只要一操作就走形變樣,結(jié)果就出現(xiàn)了一些制度沒有落實好。比如說我們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大家敞開心扉談一談效果是非常好的,可是有的人連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材料都找人代筆,那你找人代筆這種制度就變成形式主義了,表面上看起來很正規(guī),每一步程序都很好,但是說的話不是自己的,怎么能掏心窩呢,別人怎么知道你的思想呢,這種制度解決不好我們的批評和自我批評也開展不起來。

主持人:我們不管在我們的工作當中還是在我們自己的發(fā)展過程當中也有一句話叫做與時俱進,包括制度的建立其實也是如此,我們網(wǎng)友是比較關心,因為他們是比較關心在實際生活當中和他的工作當中,在新形勢下如何改進創(chuàng)新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式方法,這個可能就是一些實際性的操作的方式了。

劉志兵:這個問題真的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說創(chuàng)新是事物生命力的源泉,盡管我們在歷史上形成了一些很好的黨內(nèi)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制度,像是民主生活會,像是民主評議黨員,但是隨著形勢任務的發(fā)展,我們還要創(chuàng)造更多的為廣大黨員群眾喜聞樂見愿意實用的這么一些好的方式。

我這里可以舉一個例子,利用我們的黨報、黨刊、黨的媒體來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問題,這個問題在我們歷史上曾經(jīng)有一度運用的非常好,特別是在建國初期和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我記得在建國初期的時候,中央專門發(fā)了一個“決定”,就是要求在報紙上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當時號召各地的黨報、黨刊都要參加到這個批評和自我批評中來。當時《人民日報》有很好的做法,他就是把群眾來信的批評意見發(fā)表出來,讓大家討論,然后再把受批評者把問題的認識程度、對問題的解決再發(fā)表出來,讓大家一起來參與討論,通過報紙的互動來加強問題的認識。

當時中央政務院下發(fā)了一個“通知”,就是停止軍隊機關的商業(yè)生產(chǎn),要轉(zhuǎn)到工業(yè)化生產(chǎn)上來。當時的華北軍區(qū)下面有一個公司叫利民公司,有一個副總經(jīng)理叫王寶德,他感覺到這個決策有點問題,他就寫了一封信給政務院,政務院就把這個信批到他的部門財經(jīng)委員會去討論。這個問題讓華北軍區(qū)的一個后勤部長知道了,華北軍區(qū)這個后勤部長也是一個老紅軍,他的名字叫周文龍,他就找王寶德,就批評他,說你怎么能直接跟中央反映問題呢,應該逐級反映問題,把他批評了一頓。王寶德不服,就到人民日報社反映,說我寫信反映政務院文件的問題,表達我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意見,這個渠道到底是正確還是不正確?人民日報就加了一個編者案,把這個事發(fā)出來了,并且人民日報說,王寶德的做法是正確的,周文龍的批評應該撤銷,他是華北軍區(qū)的后勤部長,一個老紅軍,職位很高的。周文龍知道這個事情以后,很認真的給人民日報回了信,就說本來覺得王寶德的是班子的黨委成員,不是普通的黨員群眾,應該逐級匯報。但是通過這件事情我覺得,他通過寫信向上級反映問題是正確的,我的批評是錯誤的。這么一來一往就把這個問題一下深入下去了,這個批評和自我批評黨報黨刊開展的方式非常好。我看那個時候人民日報大家感興趣去翻一下50年代,50年、51年、52年人民日報批評的文章非常多,非常健康。

建國初期的時候,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這個問題也是堅持非常好的,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事例。北京當時的商業(yè)部部長,名字叫王壘,他到豐澤園飯莊吃飯,吃的每一頓飯交的錢不夠買一碗湯的,當時有一個廚師還是全國勞模叫陳志武(老師口誤,應為“陳愛武”),他就給中國青年報寫信反映這個問題,這個商業(yè)部長親自到飯店里去向廚師陳志武(老師口誤)賠禮道歉,而且不久這個商業(yè)部長被免職了。如果印象深的同志,在90年代中央電視臺有一個《焦點訪談》欄目,那個欄目也開展的非常好,黨和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關注,廣大人民群眾也非常喜歡,當時在中央電視臺的收視率是非常高的。我們想想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進入全媒體時代了,這個時候應該說利用媒體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這是一個大趨勢,你主動的做要比被動的做好,你早做要比晚做好,要有對策,要研究一下。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渠道和方式,都可以試一試,研究一下,只要是對我們批評和自我批評有好處,我們都可以大膽的來探索、來使用,目的就是把實效性提高和加強。

責任編輯:姜波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