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diào),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chǔ)工程。習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lǐng)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nèi)粘I罹o密聯(lián)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他要求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情景和社會氛圍,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
落細、落小、落實,可記、可學、可行
伏爾泰曾說:“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在中國夢振奮中國心、全面深化改革啟幕揚帆的關(guān)鍵時刻,習總書記關(guān)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講話,擲地有聲、促人奮發(fā),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改革共識、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人類歷史無可辯駁地表明,一個民族,有著崇高的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有前途和希望;一個國家,有著全體社會成員認同并遵循的核心價值觀,就有良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相反,如果價值觀迷失,是非不分、善惡不辨,即便逞強一時,也是高樓蓋在沙灘上,最終難逃衰頹倒塌的命運。國家的崛起,經(jīng)濟等有形的物質(zhì)成果是表象,文化才是深層的力量。中華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核心在于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豐厚滋養(yǎng)。
正因為如此,要實現(xiàn)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必須努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時代風尚。“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育弘揚核心價值觀,全社會都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當務(wù)之急是深入學習習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要求。
“個人素質(zhì)一小步,民族素質(zhì)一大步。”之所以要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因為踐行價值觀最基礎(chǔ)的主體是個人。一個社會,公權(quán)力所及的范圍是有限的,價值觀大量地體現(xiàn)在社會生活的深處,落腳在公民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瑣碎小事,恰恰是在小事中每個人的言行舉止,折射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道德水準和價值追求。“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培育弘揚核心價值觀,需要每個人擇善而從、從善如流。中華傳統(tǒng)美德之所以深深植根于民族心靈,廣播于廟堂到草野,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規(guī)范具體而明確,從“仁義禮智信”的價值標準,到“溫良恭儉讓”的行為準則,從“忠孝悌慈愛”的為人之道,到“恭寬惠敏信”的為政之要,實際上就是落細、落小、落實,可記、可學、可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