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聲案例】
【事件介紹】
女記者深圳街頭假摔測試行人扶不扶
據(jù)《深圳晚報》報道,自從央視馬年春晚播出小品《扶不扶》后,“扶不扶”已經(jīng)成為今年熱詞。在深圳,就在上周,發(fā)生了兩起現(xiàn)實版《扶不扶》。2月17日白天,一名女子暈倒地鐵口50分鐘無人扶而死。2月18日下午2時40分,一名女子突然癱軟在地鐵上,很多乘客自發(fā)扶起急救,她幸運地清醒了過來。扶還是不扶?管還是不管?這的確是個問題。
2月27日下午,該報派出三路記者,分別前往深圳4個區(qū)的8個不同類型地點進行現(xiàn)場測試:看看危難之時到底有多少人、在多長時間里施以援手。
經(jīng)過一番實地體驗、調(diào)查,記者記錄下了心路歷程,這番切身體會告訴我們:假如有一天是你自己倒在路邊,你是多么希望在生命關(guān)鍵時刻有人拉你一把。并表示,但愿策劃的這組報道能給廣大市民以警醒,社會需要熱心腸。
測試地點南山區(qū)海岸城站
“沒人過來扶,我能理解”
測試者:李華峰
性別:男
年齡:24歲
結(jié)果:前后過程持續(xù)了近3分鐘,有人撥通了120急救電話,但自始至終沒有人扶。
心路歷程
假裝肚子不舒服,我在天橋上沒走幾步便突然暈倒在地上,我聽到人們圍上來,他們一直在討論。其中有人詢問,“小伙子,你怎么了?”這期間,我心里一直在嘀咕著:“怎么還沒有人過來扶?”也能理解大家的內(nèi)心想法,誰都不想“惹事”,選擇報警也算是明智的做法。
市民反應
李華峰倒地后,走在前方的一位大媽聽到“撲通”一聲后,立刻轉(zhuǎn)身到他身邊,問道:“小伙子,你怎么了?”而后,圍觀的路人逐漸增多,約八九個。還有近20個過往路人用眼睛斜視一下就離開,有的甚至裝著沒看見繞道避行。
圍觀期間,大家對李華峰的跌倒議論紛紛,還有人蹲下詢問了他的情況,但一直沒有上前扶起他。一位中學生用手機撥通了120急救電話。正要報出地址時,李華峰立刻站起來制止了該同學。
測試結(jié)束,圍觀人員得知“真相”后散去。
測試地點華強北站
測試者:佟艷婷
性別:女
年齡:23歲
結(jié)果:7分鐘后被市民扶起
“被扶起的那一刻,鼻子有點酸”
心路歷程
倒在地上的那一刻,我的手碰到了水泥地,擦破了皮,水泥地有點涼,特別希望有人能扶我一把。漸漸地,聽到周圍人群越來越吵,恍惚間,聽到有人在打120。“蘭海路,蘭花的蘭,有個女孩子暈倒了”,心里一暖。
不久,一個溫柔的男中音傳來,“妹子,怎么了?”“我不舒服,心慌。”“哦,心臟不好,那不能亂動,找下手機趕緊給家人打電話”。接著,我被人慢慢地扶起來。那人從我隨身的包里翻出急救藥品,喂了兩口水,“慢慢喝,別嗆著了”。
被扶起的那一刻,鼻子有點酸。在高樓林立的城市巷子,在車水馬龍的路上,當需要救助的時候,哪怕是一句問候,一個簡單扶起來的動作,都讓人倍感溫暖。事后,我真誠地感謝這位好心人,他不僅是“救”了我,更是在拯救著這個社會的良心。
市民反應
蘭海路是一條略為僻靜的橫街,人流量不算大,步行的、拉貨的、開車的緩緩經(jīng)過,很多人都看到了倒下去的女記者。有人在指指點點討論;有人假裝沒看到大步走過;也有幾個人經(jīng)過后,回頭張望,拿出手機撥打報警電話。
女記者倒在地上7分鐘,在這期間,經(jīng)過的大概有40多人,最后有3人選擇報警,一人上前扶起“病人”。
“我是山東泰安的,我們那邊的人都是這么做的。”從事外貿(mào)工作的扶人者解思俊說,他幫人從來不會考慮那么多。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