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飛虎:好制度造就好人(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應飛虎:好制度造就好人(2)

公權機構不可缺席

要在社會中形成“好人好報、恩將德報的正向效應”,其關鍵在于能夠確認好人和壞人,雖然我們每個個體都有辨認好人與壞人的責任,但在現(xiàn)代社會,制度在這方面的責任不可或缺。在預防和解決“摔倒不扶”這一社會問題時,涉及到事實認定時,公權機構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盡最大可能發(fā)現(xiàn)真相。撞與被撞在瞬間發(fā)生,即使當事雙方對事實有準確認知,也無能力固定證據(jù)。如果雙方爭執(zhí)不下,這意味著必然有一方是壞人,那即使摔倒者并無大礙,政府也應該積極介入,發(fā)現(xiàn)真相。政府不應認為這是普通民事案件而不予介入??上驳氖?,最近幾年,由于扶人成為公共事件和社會問題,政府開始積極干預。兩年多前,筆者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時,曾在網(wǎng)絡上檢索到被扶者與扶人者就肇事行為有爭議的案件25例,其中13例可以查明真相,比例為52%。至最近共搜集到的102起案件中,除了查明的48例見義勇為和29例冒充好人案件外,還包括雙方共同責任的3例,可查明真相的案件共80例,比例約為80%。從這102起案例來看,意味著一個人恩將仇報或冒充好人,有80%的可能被識破。這是非常高的比例了。在這個前提下,設定更為嚴厲的法律責任并嚴格執(zhí)行,同時把這些事實和信息及時充分傳遞到社會中,就可以達到很好的預防效果,使該問題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在糾紛解決的過程中,如果雙方就是否撞人的基本事實爭執(zhí)不下,案件的處理結果就必然會影響社會,那么這個案件就不再是普通的民事案件。司法機關應該對案件做出是與非的表態(tài),如果表態(tài)實在缺乏事實信息,那可用舉證規(guī)則予以回避。在這種對事實有根本性爭執(zhí)的案件中,法院要謹慎采用調解方式結案。以“彭宇案”為例,其一審判決書的表述、判斷和判決并無明顯不能被接受的錯誤,只是媒體尤其是網(wǎng)絡媒體對其進行大量的傾向性、選擇性解讀,導致了社會對判決書和法官的妖魔化認知;在民眾認為當事雙方對基本事實存在根本性爭議的情形下,二審的調解結案以及對調解內容的保密自然使民眾得出“好人不能好報”的結論,也阻礙了“好人好報、恩將德報的正向效應”的形成。

責任編輯:葛立新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