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內(nèi)保存漢代以來歷代碑刻1044塊,有封建皇帝追謚、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廟的記錄,也有帝王將相、文人學士謁廟的詩文題記,文字有漢文、蒙文、八思巴文、滿文,書體有真、草、隸、篆等字體,是研究封建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的珍貴史料。碑刻中有漢碑和漢代刻字二十余塊,是中國保存漢代碑刻最多的地方,有我國第二碑林之稱。
孔廟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
孔廟所藏漢畫像石、明刻圣跡圖和明清雕龍石柱馳名中外。漢畫像石有90余塊,題材豐富廣泛,既有人們社會生活的記錄,也有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的反映。圣跡圖為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據(jù)孔廟宋金木刻增補而成,由曲阜儒學生員毛鳳翼匯校、揚州楊芝作畫、蘇州石工章草上石,共120幅,形象地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跡。在大成殿四周廊下環(huán)立著28根雕龍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柱高5.98米,直徑0.81米,立于石雕重層寶裝覆蓮花柱礎上。在大成殿前檐的10根龍柱為深浮,雕二龍戲珠。殿兩側及后檐 的18根為八棱水磨淺雕石柱,以云龍為飾,每面淺刻9條團龍,每柱72條,這是世界上獨有的石雕藝術瑰寶。
孔廟、孔府、孔林建筑規(guī)格與歷代君王規(guī)格等同,是中國現(xiàn)存的規(guī)模僅次于故宮的古建筑群,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為我國三大古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堪稱中國古代大型祠廟建筑的典范。
兩千多年來,曲阜孔廟旋毀旋修,從未廢棄。
蘊涵豐富的文化價值
兩千多年來,曲阜孔廟旋毀旋修,從未廢棄。在國家的保護下,由孔子的一座私人住宅發(fā)展成為規(guī)模形制與帝王宮殿相埒的龐大建筑群,延時之久,記載之豐,面積之大,時間之久,氣魄之雄偉,保存之完好,被中國古建筑學家稱為世界建筑史之奇跡“唯一的孤例”,不僅是儒家文化載體,更是一座屹立于世界東方的文化藝術殿堂。孔廟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評為全國首批AAAAA級景區(qū)。郭沫若曾說:“這(孔林)是一個很好的自然博物館,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編年史”。
1961年3月4日,曲阜孔廟、孔府、孔林被國務院頒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等有關法律保護。
郭沫若曾說:“這(孔林)是一個很好的自然博物館,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編年史”。
別具特色的旅游活動
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為全國首批AAAAA級景區(qū),位于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nèi),從曲阜汽車站乘坐2路車可到達景區(qū)。景區(qū)最佳游覽時間為每年的3到11月。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曲阜舉辦孔子文化節(jié),節(jié)日在孔廟大成殿前舉行,期間有祭孔樂舞表演,以及與孔子倡導的禮、樂、射、御、書、數(shù)各種別具特色的旅游活動。
每年的6至9月,微山湖的十萬畝荷花爭向開放,泗水縣的桃花也爭齊斗艷,在這個期間來游曲阜,既可游覽孔府、孔廟、孔林等多處文化古跡,又可欣賞荷花、桃花的美艷多姿。寒冷冬季,伴隨春節(jié)黃金周來到孔府過年的游客也絡繹不絕。敲暮鼓晨鐘、賞樂舞表演、品民俗大餐,是冬季里游覽曲阜不錯的選擇。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