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誡聽眾要公平公正用權
廉政課快結束時,周文彰告誡現(xiàn)場的領導干部要更加公平地用權。他說,改革開放30多年來,從來沒有一個時期像今天這樣,老百姓這么在乎公平正義。
“公平公正地用權,這是必須高度重視的大問題。我們看過一些電影電視,主人公遇到不公往地上一跪,吶喊:這是什么世道??!”他說,遇到不公跪地吶喊反映的是黑暗的舊社會。
周文彰說,社會主義社會應該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公平正義的社會,權力要用得公平公正,比如公務員招聘、資源分配、行政裁決等等都要做到公平。
當天的廉政課耗時約兩小時,主講人引用了大量順口溜、故事和案例,全場不時發(fā)出笑聲。
根據(jù)中央紀委宣教室的計劃,廉政講堂要覆蓋到盡可能多的中央和國家機關局處級干部。講堂初步安排了10講,原則上每個月一次,每次面向千名學員,按此計算大約每年有1萬人次的局處級干部接受廉政教育。
講堂講話
要想發(fā)財你就不能當官
用權要做到“四不”:一是當官不想發(fā)財。當官不是發(fā)財?shù)膷徫?,要想發(fā)財你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當官。當官和發(fā)財是犯沖的。當官要只想為民,為民是職業(yè)不是境界,為民是平凡不是崇高。
二是為民不遺余力。對老百姓的訴求麻木不仁,這不應該是共產(chǎn)黨的態(tài)度。對領導干部而言,為民不需要動用個人資源,而是動用社會資源、財政支援,只要想解決,都能解決好。
三是辦事不圖回報。給老百姓辦事,就是給個執(zhí)照、批文,這和服務員剛才給我倒杯茶水,遞個毛巾沒什么不同,沒有高低之分,服務員管我們要感謝了嗎?
四是工作不帶私心。領導干部該做什么、不準做什么,黨章、黨紀都有很多規(guī)定,如果實在記不住的話,把“四不”記住,也能抵擋一陣子。
“當官風險大過礦工”是缺乏敬畏意識
每年受處分縣級以上干部超礦難死亡數(shù),周文彰得出“領導干部已成風險最大的職業(yè)”的結論。這種比較與判斷,顯得過于浮躁與另類,一時間讓眾多網(wǎng)友難以接受,比如有人嘲諷道,“處分的是有主觀惡意的貪官,可以和成天把命系在腰上的辛勤礦工相類比?一個是丟烏紗帽一個是丟命,孰輕孰重?這話的邏輯在哪?”
近年來,有一種論調(diào)風生水起,且頗有市場,即所謂的當官有風險,而且風險還不小。比如,有官員抱怨,現(xiàn)在為官已屬高危行業(yè),搞不好就要鋃鐺入獄,就是在雞蛋上跳舞。還有的官員落馬后,撰寫論文論述相關崗位特征、可能存在的腐敗風險,借此告誡同行。還有的官員捎給女兒一句話,“千萬不要從政”如此種種,皆說明當官仿佛真成了高風險職業(y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