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輿情案例】
【事件介紹】
我國近半員工加班無補償 免費勞動成普遍現(xiàn)象
12月15日,由中山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中山大學社會科學調查中心承辦的《中國勞動力動態(tài)調查:2013年報告》正式發(fā)布?!秷蟾妗分蟹Q,中國勞動力加班較多,普遍存在工作時間較長現(xiàn)象。
從加班及加班的時間、工資來看,有超過三分之一(38.42%)的雇員在被調查時點的上個月加過班;但是,加班雇員中只有不到一半(45.57%)領取了加班工資,加班時間彌補請假時間、領取加班工資且彌補請假時間的比例非常低(分別為5.44%、2.0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接近一半(45.44%)的加班雇員無任何補償。
此次調查發(fā)現(xiàn),在過去兩年里他們都或多或少地遇到過勞動報酬不合理、拖欠工資、作業(yè)環(huán)境惡劣、超時加班、工傷等問題(分別占25.14%、10.82%、16.88%、27.05%、6.45%),相比而言,遇到了超時加班和勞動報酬不合理問題的雇員比例較高,遇到工傷問題的雇員較少。
在勞動觀念方面,《報告》指出:中國勞動力對目前工作的整體評價較高,但在收入、工作環(huán)境等方面評價較低;謀生仍然是勞動者第一位的工作價值。
“近半數(shù)加班無補償”呼喚勞動監(jiān)察積極作為
就在此前,曾看到兩條消息,一是《小康》調查“2013中國人的年度心情”,結果顯示,中國人的最大感受是累:有人“身累”,有人“心累”,有人“特別累”,還有人“越來越累”;二是一家公司調查顯示,中國人的“勤奮度”位居全世界榜首。此番,《中國勞動力動態(tài)調查:2013年報告》則讓我們找到了國人之所以“越來越累”的注腳,也明白了國人的“勤奮度”中原來也有“被加班”的成分。
加班無補償,顯然是一種違法用工行為。我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以及一些行政法規(guī)和部門規(guī)章,均規(guī)定勞動者有獲得休息的權利,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工作,使勞動者得不到休息,應支付相應的加班工資。然而,“近半數(shù)加班無補償”的調查結果表明:現(xiàn)實中,近半數(shù)的加班成了“義務勞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