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特幣的炒作有點進入博傻的階段了,進入11月以來,在短短兩周內(nèi)上漲了一倍以后,最近三天比特幣再度上漲一倍,19日一度突破900美元。這是個什么概念呢,以年初的價格來看,一年的時間里,比特幣的價格已經(jīng)飆漲66倍,三年內(nèi)已經(jīng)完成了30000倍上漲的奇跡。
比特幣的瘋狂升級了。為什么?這跟中國玩家的入場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
在眾多比特幣交易網(wǎng)絡(luò)平臺中,中國投資者的成交量最為活躍,中國比特幣交易網(wǎng)站的成交量,近日已經(jīng)超越了美國和日本。中國已成為單日比特幣交易量最多的國家。中國人玩什么,什么就要漲,房地產(chǎn)、古董、玉石、黃金甚至是綠豆、大蒜莫不如此。比特幣顯然成了中國炒家在商品和投資品領(lǐng)域之后的一個新的試水領(lǐng)域。
這種擊鼓傳花的終點是否又將是一輪泥沙俱下的血腥場景呢?
比特幣就不介紹太多了,但如果你認為這只是一種Geek游戲那就未免太落伍了。騰訊帝國再強大,Q幣也不能用來逛淘寶;微博粉絲再多,也不能換半碗粉絲;而比特幣卻可以直接用于貿(mào)易流通、商品買賣、貨幣流通,甚至根據(jù)比特幣的匿名特性,還有人進行毒品和槍支等非法商品的購買。
所以比特幣的名氣大了。這種不屬于任何國家,不受地域限制可以進行自由兌換的貨幣,再加上經(jīng)過加密,無法進行偽造的特點,讓眾多投資人認為比特幣擁有成為全球貨幣的可能性。
但當你真正把比特幣完全當通用貨幣來使用時,比特幣坑爹的屬性又開始暴露無遺了。
我們都別忘了,比特幣的流行當初是鉆了空子的。它之所以大行其道,始于當初歐洲金融危機的恐慌。大家意識到,世界各國都開始擺脫“黃金標準”,紙幣貨幣轉(zhuǎn)而變成一種信用產(chǎn)品,是基于大家對銀行會讓紙幣保值的信任的——可問題來了,央行基本100%會多印鈔票,于是也就帶來了通貨膨脹的問題。比特幣就是抓住了心理上的這個弱點,當人們對國家銀行的貨幣本身已不抱信任時,比特幣這種看起來可以當做固定資產(chǎn),卻沒有專有銀行系統(tǒng)的幣種則為人民帶來絕望中的曙光。
但終究來說,比特幣是存在巨大風險的,甚至可以說,從比特幣比值的走勢上看,其風險屬性已經(jīng)遠超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投資品中。如果把時間退回到3月份,當時1比特幣只能兌換40余美元;2月份只能兌換20余美元。但在3月底4月初暴漲,4月10日創(chuàng)出了266美元的階段性新高。但是在當天午后,短短30分鐘內(nèi),就從260多美元的高點急劇下跌50%至135美元左右,并在當天夜晚12點之前,再度震蕩重挫,創(chuàng)下105美元的低點,一天跌幅達60%,并在4月12日創(chuàng)出54美元的階段性低點,其震蕩幅度之大,幾乎超越了傳統(tǒng)投資領(lǐng)域的一切投資。
無論是稀缺屬性,還是比特幣本身帶有的“GEEK”風味的新鮮感,都很容易讓我們將其與人類歷史上另外一出類似的事件相聯(lián)系:郁金香事件。
事實上,十五世紀中旬逐漸在歐洲大陸路面的郁金香,本身就有著與當前比特幣非常相似的屬性——稀缺、時尚、全社會追逐。1634年開始,郁金香超出了本身的時尚范疇,因為全社會的追逐,成為了資本投資標的。
1635年,一種叫Childer的郁金香品種單株賣到了1615荷蘭盾。這是什么概念呢?當時4頭公牛的價格,也不過480荷蘭盾,而1000磅奶酪也只需120荷蘭盾。可是,郁金香的價格還是繼續(xù)上漲,1636年,瘋狂達到頂峰的時候,一株“永遠的奧古斯塔斯”——當時的荷蘭全境只有兩株的稀有郁金香——以6700荷蘭盾的價格售出,除此以外,購買者還需要額外支付一輛嶄新的馬車、兩匹灰馬和一套完整的馬具。需要知道,而當時荷蘭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蘭盾。
在1636年,不僅僅是富人買郁金香球莖,代理人和投機客也開始介入。為了促進保證金交易,郁金香球莖期權(quán)交易也應(yīng)運而生,保證金可以低10%—20%。這些資本不僅僅托起了郁金香的價格,還哄抬了土地、不動產(chǎn)和高檔消費品的價格。事實上可以說,當時的荷蘭,將郁金香當做貨幣流通唯一的問題僅僅在于郁金香的儲存。也正因為這一點,在之后的崩盤中,郁金香甚至無法向貨幣一樣維持其原本的價值——泡沫破裂后,郁金香跌成白紙。
盡管1636年發(fā)生在荷蘭的崩盤故事,距今已有360多年,但仍是人們了解投資者在理性和非理性、投資和投機之間博弈的最好案例。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起投機泡沫破裂的慘劇,可以說之后數(shù)百年的資本投機泡沫的形成和破裂都沒有脫離郁金香事件的范疇。
任何被作為投資對象的,往往在第一階段其價格超過了自己作為一般商品的價格,第二階段則超過其作為資本的價格,第三階段則是超過信用集聚物未來收入流的價格,其被升值的過程,也是按照市場不等式攀升的。
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與地產(chǎn)泡沫、資本泡沫不同,比特幣本身定義的虛無與郁金香于人類社會的意義如出一轍。誰能說比特幣的炒作,就不是另一輪郁金香泡沫的起點呢?從貨幣本身的定位來說,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貨幣,是自由經(jīng)濟的完美貨幣,可以說,比特幣在這兩點上成為了貴金屬之后最成功的案例——不可思議的是,這種貨幣還是完全虛無的。
想想也是,這樣的狂潮可以持續(xù)么?比特幣在流通性匱乏、衍生品稀缺、安全等環(huán)節(jié)上的硬傷,特別是在前兩個領(lǐng)域幾乎是不可解的。
比特幣何時能夠真正開始流通,而不是在交易所里空轉(zhuǎn),從而夯實實物基礎(chǔ)之錨?這是非常困難的問題,特別是考慮到貨幣量的極度稀缺這種前景幾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比特幣協(xié)議何時能夠擴展出足夠的衍生品使其能夠自我循環(huán),自我支撐市值?對于已經(jīng)完善自我的現(xiàn)代貨幣體系來說,比特幣要走的路顯然還很長。
沒有實物支撐、缺少主權(quán)信用托底、難以流通實現(xiàn)商品交易——比特幣留給炒家看似繁華的背后,有著現(xiàn)代資本炒作中少見的絕對空白。與其叫比特幣,還不如叫逗你玩,自始至終不過是在炒作“比特幣”這一概念。等數(shù)值達到虛高的臨界點時,崩盤是早晚的事。明確的說,比特幣狂潮來得容易,相比之其他實物投機市場,其退潮的速度也將是難以想象的——當全球玩家在統(tǒng)一平臺上拋售存貨時,到時候其價格的跌落必將創(chuàng)造人類投機史上的另一幕奇觀。(作者系CCTV證券頻道評論員)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