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賀龍在普海春飯店舉行了便宴,歡迎程硯秋。賀龍即席講話說:“程先生是'四大名旦'中第一位率劇團來到剛剛解放的西安的,我代表西北軍區(qū)機關、部隊和西安市軍管會,表示熱烈的歡迎!聽說同志們來時火車不通,吃了不少苦,我代表部隊和西安市人民感謝大家一路風塵送戲上門!”他舉起酒杯,“來,請大家舉杯,首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干杯!”
他一飲而盡,又讓接待人員斟滿第二杯,說:“我們再為歡迎程先生和劇團全體同志干杯!”
程硯秋平日是不嗜酒的,但若遇到高興的事,必要豪飲一番。這次,他連飲了幾杯。
第二天,程硯秋拜見了賀龍。賀龍的臨時辦公和下榻的地方在“高桂滋公館”。程硯秋一見到賀龍,即端端正正地鞠一了躬,說:“我今天特地來拜見賀司令員,感謝您對我們的款待和關照。”
賀龍忙說:“不必如此。咱們不必拘泥這些舊禮節(jié)。”說著,把他讓到沙發(fā)坐下。
賀龍指著坐在旁邊的“戰(zhàn)斗”劇社的負責人說:“程先生要舞劍,你們'戰(zhàn)斗'劇社的樂隊給伴奏嘛。你回去派樂隊的同志到程先生那兒去一趟,看程先生有什么要求,事先練一下。”二人一番親切交談后,賀龍對警衛(wèi)員說,“你去把那把刀取來。”
程硯秋說:“我還準備到部隊慰問演出,是否也請賀司令員安排一下。”
賀龍說:“前線作戰(zhàn)部隊都在寶雞那邊,很遠。你可以先在城里慰問守城部隊,也可以到醫(yī)院慰問傷病員。到前線去,以后再說吧。”這時,警衛(wèi)員拿來了一個長條形的包袱,解開后露出了一把泥金紅地的刀鞘。賀龍把刀抽了出來,只見那把刀寒光閃閃,刀柄上的鎦金飾物發(fā)出耀眼的光芒。他對程硯秋說:“你看,這是我們抗戰(zhàn)時期繳獲的日軍將官指揮刀,很漂亮。”
程硯秋接過戰(zhàn)刀,揮舞了一下,說:“這刀的鋼很好,還有些分量。”說著,把刀插入刀鞘,放在辦公桌上。
賀龍親手用杏紅緞子把刀包好。雙手捧起,說:“程先生,我們西北窮得很,沒有什么好送的,就把這把刀送給你作個紀念吧!”
程硯秋連忙擺擺手推辭說:“這使不得,這是您的心愛之物,我如何受得?”
賀龍笑了:“中國有句古話:'寶刀贈烈士,紅粉送佳人'。你是位有氣節(jié)、有膽識的男子漢、大丈夫,當然受得。莫推辭,收下吧。”
程硯秋雙手捧過戰(zhàn)刀,后退一步,朝賀龍深深地鞠了一躬,連說:“謝謝,謝謝了!”
程硯秋說:“我們和軍區(qū)京劇院聯合演出,過兩天就排好了,您一定來看。”
賀龍遺憾地說:“戲是看不上啦。”他十分留戀地望了望大家,又說:“我馬上帶大部隊進川,去解放西南地區(qū),西南解放了,到時請你們到西南作一次旅行,我準備歡迎你們。我就先行一步了。”
大家聽了,頓時活躍起來。
程硯秋興奮地問:“西南什么時候能解放?”
賀龍胸有成竹地說:“很快!年底以前問題不大。”
程硯秋毫不猶豫,非常干脆地說:“那好,西南一解放,我們立刻就到。”
賀龍一語雙關:“好戲,我們在重慶看吧。”
賀龍和程硯秋緊緊地握手,二人異口同聲地說:“重慶見!”
賀龍送刀與程硯秋,使程硯秋感動,程硯秋于當天記下這樣的文字:“新國肇造,西北壯遨。賀龍將軍,慨贈寶刀。勝利紀念,百練功高。1949年賀龍將軍贈于古長安。程硯秋識。”程硯秋回到北京后,到前門銅器店,叫銅器店的師傅用魏體字把他寫下的字刻在刀柄上。”這把刻著程硯秋親筆題詞的戰(zhàn)刀,既是抗戰(zhàn)勝利的見證物,也是賀龍與程硯秋真摯友誼的永久紀念品。
11月27日,中央軍委致電賀龍、李井泉、劉伯承、鄧小平稱:“為協同一致,全殲川康各敵之目的,軍委決定賀、李(井泉)部(十八兵團及其他)應受劉、鄧指揮……我們不直接指揮賀、李,以免分歧。”
到這時,賀龍、周士第指揮的入川部隊,彈上膛、刀出鞘,一聲令下,就會像離弦的箭直撲胡宗南的殘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