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宣部、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發(fā)出通知,要求加強少兒出版管理和市場整治。
通知指出,近年來,少兒出版市場繁榮發(fā)展,精品力作不斷涌現,為豐富少年兒童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同時要看到,當前一些出版物存在內容低俗、質量低劣、價格虛高等問題,有的甚至含有兇殺暴力、淫穢色情等內容,嚴重危害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家長教師對此反映強烈。……詳細>>
貫徹落實好中宣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少兒出版管理和市場整治的通知》,出版機構要負起首要責任,要以對孩子負責、對未來負責、對出版業(yè)改革發(fā)展大局負責的態(tài)度,嚴把質量關,從源頭上堵住不合格少兒出版物。同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校園周邊環(huán)境的整治力度,不斷凈化出版物流通市場,減少乃至根除不良出版物流向少年兒童的途徑。
當前,網絡已經成為少年兒童獲取信息和娛樂的重要渠道,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攜式電子產品在少年兒童中的擁有率、普及率日益提升,凈化網絡少兒出版環(huán)境是當前出版管理的重大課題。有關管理部門應著力研究制定網絡出版審讀、審看制度,切實把涉及少兒身心的網絡出版物納入監(jiān)管范圍,為孩子們營造一個綠色健康的網絡出版環(huán)境。……詳細>>
及時對少兒出版行業(yè)進行規(guī)范和引導,一方面要加強對少兒讀物的出版審查,嚴格禁止劣質、低俗的少兒讀物進入出版市場;另一方面則要引導和扶持積極向上、高雅有趣的優(yōu)質兒童讀物的創(chuàng)作、出版和發(fā)行工作,千方百計真正提高我國少年兒童出版的水平,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向世界發(fā)出中國少兒作品的有力聲音。
“少年進步則國進步”,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少年兒童是希望所在。我們要認真執(zhí)行通知,還孩子們一片純凈的精神樂土,讓少年兒童在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詳細>>
一直以來,關于兒童閱讀、出版的法律嚴重欠缺,當下最權威的規(guī)定是1995年頒布實施的《關于出版少年兒童期刊的若干規(guī)定》,只有短短的七條,八百多字,且將近二十年沒有進行過修訂。它僅僅提出了一些禁止性條款,比如第三條規(guī)定,“少年兒童期刊刊載的作品要適合中國的國情和少年兒童的特點,要有利于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不得夾雜淫穢色情內容,不得宣揚封建迷信和偽科學,不得宣揚兇殺暴力等內容”,其中沒有任何處罰措施。因為對違規(guī)出版缺乏行之有效的處罰措施,所提出的法律剛性要求,就顯得無足輕重,缺乏威懾力,在利潤刺激下,出版商更愿意扔掉“出版責任”、“出版童心”,從事不良出版。
《出版管理條例》也曾對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出版不良”有過專門規(guī)定,比如《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誘發(fā)未成年人模仿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和違法犯罪的行為的內容,不得含有恐怖、殘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但具體什么是“妨害身心健康”,什么是“宣揚淫穢”,條例并沒有詳細的界定,司法實踐就不好操作。……詳細>>
依據《出版管理條例》《圖書質量管理規(guī)定》有關規(guī)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決定對上述5家出版單位處以警告的行政處罰,要求出版單位在30天內全部回收6種不合格圖書。
圖書是少年兒童獲取知識、陶冶情操的重要渠道。當前,極少數少兒出版物質量低劣,不僅影響少年兒童正常獲取知識,而且損害了少年兒童的文化權益。不久前,總局還公布了對中國畫報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及5家期刊出版單位違規(guī)出版低俗、色情內容出版物的行政處罰決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要求各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要按照中央宣傳部等五部門的通知部署,對當地出版單位少兒出版物的內容質量、編校質量、印制質量和設計質量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fā)現問題依法及時處理。……詳細>>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