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搞活動”,是這次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堅持的一個基本原則和鮮明特點,也是搞好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方法。
何謂“開門搞活動”?至少有三層含義:其一,活動怎么搞要聽聽群眾意見;其二,解決什么問題要聽聽群眾呼聲;其三,活動成效怎么樣要聽聽群眾看法。說白了,就是要讓人民群眾作“考官”,讓群眾為活動打分。
這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本質體現(xiàn)。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也是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集中群眾智慧、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根本方法。“政之所行,在順民意;政之所廢,在逆民愿”。過去,人民群眾曾經(jīng)用小米哺育延安革命根據(jù)地、用小車推出中國革命的勝利、用手印開啟改革開放的進程,就在于我們黨始終堅持了這條路線,順應了民意民愿,保持了同人民、同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今天,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我們要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更必須堅持好這條路線。落實到這次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依靠這個方法,聽一聽群眾怎么說,了解群眾想什么、盼什么,喜在哪、憂在哪,讓群眾為教育實踐活動“出題目”、“定答案”,從群眾的意愿中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抓住要害,進而使我們的目標、要求與人民的意愿相一致而不相背離。具體到一個地方一個單位,如何才能獲知群眾對我們的工作評價,如何才能有效解決作風建設中的問題,關節(jié)點也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之中。“涉淺灘者得魚蝦,入深海者得蛟龍”。這個方法越深入、越扎實,獲得的群眾情緒和意愿也就越準確、越全面,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就會越到位、越有事實依據(jù)。
這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重要舉措?,F(xiàn)實生活中常??梢钥吹竭@樣一種情形:有的領導干部沒有把堅持群眾路線真正擺到位,在政策、決策上不愿意“問民”,不愿意把真實情況、真實想法如實告訴群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長期執(zhí)政環(huán)境,自覺不自覺滋長了“領導高明”、“黨員高明”的思想。在推動工作發(fā)展上,有的看不到群眾的聰明才智,不愿意傾聽群眾意見;有的看不到群眾在破解發(fā)展難題中的作用,不愿意集中群眾智慧;有的不善于站在群眾角度想問題,習慣于“為民做主”,把主觀意愿強加到群眾身上。雖然主觀上想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由于忽視抑或沒有深入了解和認真傾聽群眾的愿望、要求和意見、建議,結果往往是辦非所愿,群眾并不領情,干了“費力不討好的事”。上述現(xiàn)象,看起來似乎是工作方法問題,實際上是對待群眾的態(tài)度不對頭,世界觀和方法論有毛病。這種狀況亟待矯正和克服。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堅持開門搞活動、讓群眾當“考官”,就是一個新起點。“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真情的投入,就有人格的力量;有真情的互動,就有團結的基礎。人民群眾處于改革和建設的第一線,對各項工作得失感受最多,體會最深,也最有發(fā)言權,只要我們堅持群眾觀點,尊重群眾的知情權、選擇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始終堅信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善于把“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作為領導工作的基本方法,就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雙向互動,既保證這次教育實踐活動適應群眾期待,又能夠有效地從群眾中汲取聰明才智,并進一步強化和牢固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