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軍隊參與了一些商業(yè)活動。起初目的比較單純,主要是補充預算撥款的缺額,但后來軍方的商業(yè)利益快速膨脹,發(fā)展成一個巨大的網絡。
軍隊經商屬不良現象,會使軍隊的注意力偏離國防。說輕一些,軍隊辦企業(yè)至少代表一種可能滋生腐敗的利益沖突;說重一點,這很可能腐蝕軍隊保衛(wèi)國家的意志。
1998年7月,在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部隊高級干部的聯席會議上,江澤民以中央軍委主席的身份作出了決定。他正式宣布:“軍隊和武警部隊對所屬單位辦的各種經營性公司,必須認真進行清理,今后一律不得繼續(xù)從事經商活動。”江澤民還進一步要求軍隊為社會樹立榜樣。
江澤民講話之后,時任總參謀長傅全有號召 “每個單位和每個干部無條件地執(zhí)行江主席的新命令”。江澤民對時任副總參謀長和軍事情報領導人熊光楷將軍說:“受腐敗威脅的軍隊不可能最有效地保衛(wèi)國家。”
熊光楷認為作這樣的決定需要 “遠見卓識和勇氣”。畢竟,這一決定會使個別人損失慘重。
“因為軍隊是令行禁止的軍事組織,所以對江主席的反經商、反腐敗的政策的執(zhí)行比在其他領域要迅速得多。正是這樣,江主席的整個反腐敗運動得到積極的推動。軍隊開展這樣的反腐敗運動為在其他部門迅速推行反腐敗樹立了榜樣。”熊光楷說。
在退下軍委主席崗位后參加的軍委擴大會議上,江澤民這樣總結他作為軍委主席15年來的工作:“15年來,對小平同志的重托,我是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的。對軍委主席這份責任,我是抱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來對待的,從不敢懈怠。對國家的主權和安全,對軍隊的建設和發(fā)展,可以說是夙夜在心。”
胡錦濤審計軍隊領導干部——“保持軍隊黨組織和干部隊伍的純潔性”
胡錦濤自2005年接任中央軍委主席后,主張“依法治軍 從嚴治軍”,推動制度化的軍隊反腐倡廉建設,以保持軍隊黨組織和干部隊伍的純潔性。
新形勢下,為預防和查處軍中的經濟犯罪,胡錦濤首先從審計方面入手。2006年,經中央軍委批準,“全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小組計劃審計全軍官員983名,包括軍職26名、師職135名、團職 822名;2007年,對軍、師、團職干部實施審計,單位主管比例將不低于30%。據總后勤部的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全軍共審計單位和項目7.7萬個,取得直接經濟效益68億元。
2011年7月,總政治部、總后勤部頒布《軍隊審計人員廉潔從審規(guī)定》,對審計人員廉潔從審提出了“十不準”要求;2011年9月,中央軍委又印發(fā)了 《關于進一步加強軍隊審計工作的意見》。
胡錦濤強調的另一個重點,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從思想上預防軍隊腐敗。從2006年3月至2012年6月,頒布了一系列指導文件。
在胡錦濤的“軍中反腐”風暴中,海軍原副司令員中將王守業(yè)被判處無期徒刑,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被查辦的最高級別的軍官之一。
1973年12月,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會議一開始,毛澤東就批評政治局和軍委。會場里鴉雀無聲,氣氛有些緊張。毛澤東緩和了一下語氣,轉換了話題。他說:“我考慮了很久,大軍區(qū)司令員還是調一調好。”
毛澤東建議在座的政治局委員們唱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唱完歌,他接著談:“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他說他已經考慮了好久,認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坐鎮(zhèn),一呆就是20年,會出現消極因素。
根據政治局會議的決定,12月20日中央召開了八大軍區(qū)司令員對調會議。毛澤東交代葉劍英把各大軍區(qū)司令員、政治委員都找來。46位高級將領受到了接見,將要被調動的八大軍區(qū)司令員,坐在面對毛澤東的前排。12月22日,毛澤東正式宣布對調命令。其實,當時全國有十一大軍區(qū),除了上述八大軍區(qū)外,還有新疆軍區(qū)、成都軍區(qū)、昆明軍區(qū)的三位司令員沒有被調動。會議結束后,按照毛澤東的要求,命令下達10天內,各軍區(qū)司令員都到達了新的工作崗位,每人按規(guī)定僅帶了10人以內的工作人員。對調工作干凈利落地完成了。
鄧小平事后談起這次對調的必要性時指出,“這是因為毛主席很懂得領導軍隊的藝術,就是不允許任何軍隊領導干部有個團團,有個勢力范圍。”實踐證明,這一舉措有力地保障了黨中央對軍隊的絕對統一領導,對當時的政治局面起到了穩(wěn)定作用,也為以后軍隊高級干部交流制度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