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禁群租 低收入如何北漂?
北京市相關部門發(fā)布的這個通知,明確要求每個單間居住的人數(shù)不能超過兩個人,但是卻沒有考慮,如果每個單間只能住兩個人,那么租房的成本對于租房者來說要提高多少,他們是否能承受,如果不能承受,那么這些人群該怎么解決住宿問題,在通知中都沒有具體說明。其實,這個通知更多的意義是對群租現(xiàn)象出一個官方的正式文件,但實際執(zhí)行效果不會很理想,因為群租的根子沒有解決,只靠一紙禁令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不管是租房者個人還是中介機構,都可能把這樣的禁令最后當成一張廢紙,因為市場的需求在那里擺著,不是說政府想禁止就能禁止得了的,不對房地產(chǎn)市場來一次釜底抽薪的改革,不把房地產(chǎn)市場的虛火降下來,恐怕出再多的禁令也無濟于事,除非把這樣的禁令上升到法律的層面,但那又是不現(xiàn)實的。
然而,清理群租房在很多人看來,禁止將房間分割、群租,必然會令北漂蟻族生活成本大增,很不人性和溫情;更有甚者,索性將此次行動解讀成,“城市治理者為求臉面好看,而強力扭曲那些雖不雅觀卻自發(fā)而生的生活景觀”……矛盾之處恰在于此:當一項初衷正確、程序合法的公共政策,無可避免地會傷及一些人的利益,我們又該如何評價之?北漂租房需求怎能"一禁了之"
盡管北京市提出了種種舉措,能否順利執(zhí)行仍然飽受疑問,更多的質疑是,在北漂們的艱辛和城市管理的難度之間,到底應該如何尋找一個平衡?“一禁了之”真的是最好的解決之道嗎?
關于房價,國家統(tǒng)計局2013年7月18日公布,2013年6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huán)比上漲的城市個數(shù)分別為63個和55個,同比上漲的城市個數(shù)分別為69個和68個,雖然上漲面有所收窄,但仍在上行通道。動輒單價四、五萬的房子,那么的遙不可及。
關于租金,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單套房平均租金價格已經(jīng)攀升至3660元,較2008年大漲了82%。對于很多大學畢業(yè)生來說,工資的一半僅夠合租的租金而已。
公共管理學者丁兆林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群租的“一禁了之”,只是主管部門一種看似美好的愿望而已。
禁令是否會推高房價租金?
市房協(xié)秘書長陳志坦言,群租亂象被遏制后,個人承擔的租金肯定會略漲,但租戶應該更注重正規(guī)合租帶來的人身財產(chǎn)的安全保障以及居住舒適度、個人隱私方面的提高。至于房價是否會因此上漲,陳志認為決定房價上漲的是房地產(chǎn)的買賣關系,并非不具備購房能力的租戶與出租方之間的租賃關系,所以完全不可“劃等號”。
80平方米住25人 北京整治群租豈能一趕了之?
追問一:是中介“心太黑”?
這套“80平方米精裝修兩居室,正常租金約為8000元左右,中介從房主手中低價將毛坯房租來,刷墻、鋪磚,再放進去十幾張上下鋪床,按照每人每月800元計算,月租金搖身一變就漲到了2萬元左右,比以往翻了一番。與房主相比,中介公司這種近乎無本取利的賺錢方式簡直來得又快又多又穩(wěn)。”
誠然,這種轉手大幅度加價的做法,從傳統(tǒng)的道德和良心角度來看,無疑是心狠手辣的。但是,在當前的房地產(chǎn)市場上,地方政府和開發(fā)商,賺的都是能心安理得的錢?從土地拍賣開始,在房地產(chǎn)的整個利益鏈條中,哪一個環(huán)節(jié)還顧及到一點良心?如果說中介將租金從8000元提高2萬元是暴利,那么,這套房子每平方米售價高達6萬元就物有所值?說句不好聽的,關于房子,本來都是在賺黑心錢??上У氖牵├碌姆康禺a(chǎn),不但被市場所接受,而且緊缺的還要實行“限購”。在這種淘金式的市場博弈中,誰還好意思說中介心太黑?
當這種現(xiàn)實的逼仄和窘迫,被“微縮”成80平米住25人的不堪景象時,人們好像才發(fā)現(xiàn)關于房地產(chǎn)各種交易的冷血,才看到了在交易環(huán)節(jié)中被層層加碼的事實。是啊!當看到25個單身小青年同一屋檐下,按照起碼的生活體驗,也會感到壓抑甚至窒息。然而,那些看起來喜氣洋洋的、有了個人小天地的年輕人,他們身上所背負的債務,不同樣是令人喘不過氣來。所謂的“房奴”,就是對年輕一代被房子所累的生動寫照。根本無需等到看見了80平米住25人的時候,才意識到畸形的房地產(chǎn)市場給民生帶來的困苦。
現(xiàn)在,中介將這套原本每月租金約8000元的兩居室,靠出租床位竟然能達到每月2萬元,似乎見利忘義,但這有什么錯?難道指望靠中介漁利的房地產(chǎn)“皮條客”,在整個房地產(chǎn)利益鏈中,擠出一滴道德血液?而更重要的是,是什么讓80平米住25人的惡劣租住環(huán)境擁有租賃市場?是誰逼使這些年輕人甘愿接受中介的暴利“剝削”?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