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在改革開放中加強黨的建設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黨,是經受了長期斗爭鍛煉的堅強的黨。為了勝利完成這次代表大會確定的艱巨復雜的任務,更好地擔負起領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責任,我們必須研究新的條件下黨的建設的理論和實踐,進一步轉變不適應新形勢需要的觀念和做法,切實加強黨的建設。
黨的建設問題,從來是同黨的政治路線密切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新時期黨的一切工作,都必須保證黨的基本路線的貫徹執(zhí)行。黨的自身建設也必須進行改革,以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都應當體現(xiàn)這個指導思想。
在黨的思想建設中,必須全面宣傳黨的基本路線,牢牢掌握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黨的各級組織和黨校,應當密切聯(lián)系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經常地深入地向黨員進行黨的基本路線和黨的基本知識的教育,以黨的基本路線統(tǒng)一全體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思想和行動,使廣大共產黨員都成為自覺地為實現(xiàn)黨的任務而斗爭的先鋒戰(zhàn)士,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模范。黨的宣傳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必須改革,克服形式主義,講求實效。我們不可能回到過去那種封閉狀態(tài),禁止人們接觸形形色色的思潮,更不能回避人們在建設和改革中產生的種種思想認識問題。這就要求拋棄空洞乏味的黨八股,用群眾切身的經驗和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和教育,使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真正深入人腦。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開放中,人們的思想異?;钴S,這是件好事情,是合乎歷史規(guī)律的現(xiàn)象。我們要繼承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傳統(tǒng),并且努力創(chuàng)造適應新形勢的各種有效形式和具體途徑,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建設和改革的各個領域,激勵人們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創(chuàng)造熱情和獻身精神,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宏偉事業(yè)中來。
干部隊伍的素質對于黨的路線的貫徹執(zhí)行,具有決定的意義。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政治路線相適應,我們黨提出的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yè)化的方針,實踐證明是正確的。堅持革命化,最重要的是看他是否堅決貫徹執(zhí)行黨的基本路線。應當重用德才兼?zhèn)洹⒐勒杉粗艺\于黨的路線并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執(zhí)行黨的路線的干部,而不能重用那些只說空話,不干實事,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缺乏熱情和責任心的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都要看實績,要以此為標準,評價干部的功過是非。必須大膽起用那些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實際貢獻,得到群眾承認和信任的干部。對其中優(yōu)秀的年輕干部,要敢于壓重擔子。要愛護和支持在改革中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干部,允許他們犯錯誤,幫助他們不斷總結經驗,增長才干,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這樣做,才能使各級領導機構充滿活力。實現(xiàn)領導干部年輕化,當前的重點是中央領導機構成員的年輕化,建議這次代表大會在這方面邁出較大的步子。黨的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的領導成員也要年輕化,但不能機械地要求省、地、縣、基層領導班子的平均年齡逐級遞減。領導班子內部的年齡結構,要注意梯次配備。堅持干部知識化、專業(yè)化,要注意不同工作崗位的不同要求。這幾年來,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很有成績,各級領導班子基本上符合黨的路線的要求。今后要繼續(xù)充實、提高,進行適當調整,同時注意穩(wěn)定。
切實加強黨的制度建設,對于黨的正確路線的鞏固和發(fā)展,對于黨的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對于充分發(fā)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十分重要。以黨內民主來逐步推動人民民主,是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條切實可行、易于見效的途徑。健全黨的集體領導制度和民主集中制,要從中央做起。主要是:建立中央政治局常委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會定期報告工作的制度;適當增加中央全會每年開會的次數(shù),使中央委員會更好地發(fā)揮集體決策作用;建立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書記處的工作規(guī)則和生活會制度,使集體領導制度化,加強對黨的領導人的監(jiān)督和制約。地方各級黨組織也要相應建立和完善有關的議事規(guī)則、表決制度和生活會制度。要改革和完善黨內選舉制度,明確規(guī)定黨內選舉的提名程序和差額選舉辦法。近期,應當把差額選舉的范圍首先擴大到各級黨代會代表,基層黨組織委員、書記,地方各級黨委委員、常委,和中央委員會委員。要切實保障黨章規(guī)定的黨員民主權利,制定保障黨員權利的具體條例。侵犯黨員的權利,就是違反黨的紀律,必須受到黨紀處分。要疏通黨內民主渠道和健全民主生活,使黨員對黨內事務有更多的了解和直接參與的機會。執(zhí)政黨的地位,容易在黨內滋長脫離群眾的傾向,而這種傾向對人民產生的危害也比執(zhí)政以前大得多。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使黨的作風建設的任務更加突出起來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恢復和發(fā)揚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yōu)良作風。黨的路線和政策,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隨著改革開放,過去那種高指標、瞎指揮的主觀主義和強迫命令、動輒批斗懲罰等惡劣現(xiàn)象,已經大大減少。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絕大多數(shù)的黨員干部,積極地忠誠地為人民服務,表現(xiàn)了很大的實干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量。就這些方面而論,應該如實肯定,現(xiàn)在我們黨和群眾的聯(lián)系是大大地加強了。改革經濟和政治體制,實行黨政分開,還將進一步防止黨內官僚主義的滋生,使黨成為同官僚主義作斗爭的堅強力量?,F(xiàn)在廣大群眾議論多、意見大的,是少數(shù)黨員特別是某些領導干部以權謀私,損害群眾利益,干擾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敗壞黨的聲譽。這是特別需要高度重視和認真解決的嚴重問題。在經過“文化大革命”的破壞之后,集中一段時間進行整黨是完全必要的。
前幾年的整黨工作,成績是主要的。同時必須指出,解決黨內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的問題,是一項長期的經常工作,不可能靠一段時間的整頓解決所有的問題。老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還會產生出來。我們黨處于執(zhí)政地位,必須經得起執(zhí)政的考驗;我們黨正在領導改革開放,也必須經得起改革開放的考驗。這是新時期黨的建設必須解決的最重大的課題。應該作這樣的估計:從總體上講,我們黨是能夠經得起嚴峻考驗的,是有力量同各種消極腐敗現(xiàn)象作斗爭的;但也必須估計到,會有少數(shù)黨員經不起考驗。幾年來,偷稅漏稅、走私販私、行賄受賄、執(zhí)法犯法、敲詐勒索、貪污盜竊、泄漏國家機密和經濟情報、違反外事紀律、任人唯親、打擊報復、道德敗壞等現(xiàn)象在某些共產黨員中屢有發(fā)生。我們當然不能因為有少數(shù)黨員經不起考驗而改變改革開放的總方針總政策,也不能停下建設和改革去專門打掃灰塵,必須把反腐蝕寓于建設和改革之中。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黨內反對腐敗的斗爭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容忍腐敗分子留在黨內,就會使整個黨衰敗。對經不起考驗的黨員,首先要滿腔熱情地進行教育。但經驗證明,僅僅靠教育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必須從嚴治黨,嚴肅執(zhí)行黨的紀律。對于那些敗壞黨和人民事業(yè)的腐敗分子,必須采取堅決清除的方針,一經發(fā)現(xiàn)立即處理,有多少清除多少,決不能姑息養(yǎng)奸。
無產階級政黨的力量和作用,主要地不是取決于黨員的數(shù)量,而是取決于黨員的質量,取決于他們執(zhí)行黨的路線的堅定性和對共產主義事業(yè)的忠誠。長期以來,我們在吸收黨員的工作中存在著忽視質量的傾向,有一部分黨員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條件。因此,從嚴治黨,除了必須把少數(shù)腐敗分子開除出黨之外,還必須著眼于對絕大多數(shù)黨員經常地進行教育,提高他們的素質。黨是工作階級的先鋒隊,是有高度組織性紀律性的隊伍。是黨員,就必須符合黨員標準,嚴格接受黨的紀律約束,發(fā)揮黨員的模范作用。對在黨政領導機關工作的黨員,特別是擔負主要領導工作的黨員干部,應該訂立更加嚴格的規(guī)矩。革命戰(zhàn)爭年代,共產黨員要經受犧牲個人生命的考驗;今天,必須經受執(zhí)政和改革、開放的考驗。共產黨員同非黨員相比,任何時候都必須為著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自覺地更多地犧牲個人的利益。共產黨員的稱號之所以光榮,就在這個地方。黨章對黨員的要求,當然不能要求非黨群眾做到,但黨員必須做到。如果不能做到,不履行黨章規(guī)定的義務,經過教育,仍不能改正的,就要勸他們退黨,或者從黨內除名。勸退和除名是保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所必須采取的措施。對離開黨的隊伍的人,各級黨組織仍然應當熱誠地團結他們,不得歧視打擊。他們還可以做一個好公民,有什么長處還可以發(fā)揮出來,有些人還可以繼續(xù)擔任適當?shù)念I導工作。我們還要把在改革開放中涌現(xiàn)出來的具備了黨員條件的先進分子,不斷吸收到黨內來。扶正才能壓邪。應當積極地及時地表彰有堅強的黨性和自覺的獻身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人民利益著想,模范地執(zhí)行黨的政策和完成黨的任務的好同志。所有這些,都要作為基層黨組織主要的經常工作來做,經常地進行教育,經常地加強監(jiān)督,經常地開展批評自我批評,經常地整頓紀律,經常地清除腐敗分子和妥善地處置不合格分子,經常地吸收優(yōu)秀分子,經常地發(fā)揚正氣和抵制歪風,通過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把群眾團結在黨的周圍,使黨的基層組織成為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黨的領導機關有責任指導基層組織做好這些工作。這些經常性工作做好了,我們就有可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黨的建設上走出一條不搞政治運動,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設的新路子。
改革,特別是政治體制改革,將為我們黨的建設注入新的活力。我們一定要適應這一偉大的變革,把我們這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的黨建設好。這樣,我們黨就能以嶄新的姿態(tài),站在改革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前列,成為一個勇于改革、充滿活力的黨,紀律嚴明、公正廉潔的黨,選賢任能、卓有成效地為人民服務的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