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韓亞航空公司214航班失事原因逐步明晰,相關的善后事宜也在同步進行,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是賠償。7月16日,美國一家律師事務所稱,將代表韓亞航空公司214航班部分乘客向美國飛機制造商波音公司、韓亞航空以及客機零件制造商等本月6日客機降落事故潛在責任方提出訴訟,首張訴狀已經遞出。
國際空難的賠償涉及多方面,除了繁瑣的法律程序和條文之外,訴訟地域的選擇以及責任的確認等,都是考慮的重要因素。
訴訟地點決定賠償額度
2000年7月25日,法航一架飛往紐約的協和式客機從巴黎起飛兩分鐘后即墜毀,機上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死亡,死亡的乘客大多數是德國人。德國受害者在法國接受賠償,最后都得到了數額較大的賠償金,遠遠高出在德國起訴獲得的賠償。
“法航的那次空難的善后事宜中,我們四個同事為此全職工作了一年多,結果和所有的德國受害者都達成庭外和解協議,最后支付給受害者的賠償金確實要多于如果在德國進行訴訟可能需要賠付的,主要原因是受害者律師一直威脅要在美國提起訴訟,所以最后雙方在德國和美國進行訴訟分別可能獲得不同的賠償金額之間找到妥協的金額。”德國豪埃森律師有限公司合伙人律師、中國法律事務部主任張志遠介紹。
圖表:部分國際空難及賠償金
年份 |
事件 |
獲賠 |
1988年 |
洛克比(蘇格蘭)空難事件 |
每名遇難者家屬獲賠1000萬美元 |
1989年 |
法國聯合航空運輸公司 |
170個遇難者家庭得到總額為1.7億美元的賠償 |
2000年 |
法國“協和”飛機空難 |
113名罹難者的家屬共同分配1.36億美元的賠償 |
2000年 |
新加坡航空公司臺北空難 |
45位求償額將超過新臺幣5億元 |
2001年 |
“9•11”恐怖襲擊事件 |
每人可得到180萬美元的賠償 |
2005年 |
太陽神航空522號班機大空難 |
雖然具體賠償金額不明,但太陽神航 空公司次年因銀行賬戶遭塞浦路斯政府凍結,不得不停飛歇業(yè) |
2007年 |
巴西客機失事事故 |
遇難者家屬獲賠總額15億美元 |
2009年 |
法航空難 |
每名遇難者家屬獲賠10萬歐元 |
在該案中,受害者律師之所以能夠把在美國提起訴訟作為威脅條件,因為美國算是航班的目的地。通常而言,國際空難都會參照《蒙特利爾公約》,按照該公約,一般航空索賠,在簽約國中,訴訟的地點可以選擇5個:航空公司所在地,其主要經營場所所在地,其進行商業(yè)經營并形成合同的地方,飛行目的地,原告居住地。
在哪里提起訴訟,原告可以自己選擇。如果索賠涉及人員傷亡,也可以選在事故發(fā)生時乘客經常居住的地點,這里也要是航空公司自行或通過代理進行商業(yè)經營的地點。新加坡一家律師事務所擔任合伙人的拉賈蘭·拉邁亞介紹,乘客的常住地點,與國籍并不完全畫等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