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一度破敗的陵園 被遺忘的歷史
圖說:烏多姆賽省孟賽中國烈士陵園
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的國際支援行動中,“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在幾十年后常常被人緬懷,但許多人或許已經(jīng)忘記“援老抗美”這段歷史。
為了支援老撾抗美斗爭,從1959年起,中國每年向老撾無償提供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后勤物資,幫助老撾訓練了大批部隊和軍事技術人員。1962年到1978年,中國還派出11萬人,無償為老撾修筑公路,而為了保證工程順利完成,中國又先后派出防空部隊2.1萬余人。
在援老抗美戰(zhàn)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有269人獻出了生命,其中210人安葬在老撾孟賽和班南舍烈士陵園中。
圖說:孟賽中國烈士陵園
呈“S”形狀的老撾和中國交界的大部分邊界線,橫亙在中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南端,每天都有許多人和車經(jīng)這里往返中老兩國之間。2004年以來,來自多國的建筑工人開始在這一地區(qū)聯(lián)手修建一條國際公路。
在這條被稱為“昆(明)曼(谷)公路”的沿途,還遺留著特別的中國烈士陵園——因修公路“援老抗美”而犧牲的200多名中國烈士,已在此靜靜躺了近40年。
1993年元旦,已經(jīng)歸國的生還戰(zhàn)士劉紹亮曾重訪烈士墓。
劉紹亮看到,雖然陵園的大門還在,但被兩旁的高大樹木遮得嚴嚴實實。有的墓堆上長滿了荊棘野草,有的墳墓被老鼠打了洞、筑了窩,有的則坍塌,有的墓碑上甚至連字都模糊了。
陵園的護欄雖已銹跡斑斑,但紀念碑上“堅決支持英雄的老撾人民把抗美救國戰(zhàn)爭進行到底!”的字樣依然可以辨認出來。
如今,老撾的許多中國烈士陵園雖已得到較為妥善的維護,但仍然不及朝鮮、越南等國的中國士兵墓地。近年來,中國駐老撾使館在清明節(jié)期間會組織華人華僑前往祭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