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時代、偉大的使命、需要偉大的精神作動力。學習焦裕祿,見賢思齊,蔚然成風,則群賢畢至。黨群關系就會更融洽,黨的執(zhí)政基礎就會更堅實。這就是傳承焦裕祿精神的時代意義。“無私大地不虛生,俯仰人民最有情。鐵骨精神傳大地,風標一化從心傾。”這是人民的思念和心聲。焦裕祿精神永放光芒!
這棵泡桐樹。她象征著生生不息的焦裕祿精神在神州大地永遠傳承、永放光芒。習近平說:“焦裕祿同志以其勤政為民、廉潔奉公的實際行動展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員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眾心目中樹立了崇高的形象,一點一滴都是我們見賢思齊的榜樣。”
在中國共產(chǎn)黨璀璨的歷史星河中,有些人雖然生命短暫、匆匆而逝,但卻以無盡的光芒,跨越時空,照亮著人們前進的方向。焦裕祿同志就是這樣一顆永恒之星。1962年冬天,他來到當時內(nèi)澇、風沙、鹽堿“三害”肆虐的蘭考擔任縣委書記,帶領全縣人民戰(zhàn)天斗地,奮力改變蘭考貧困面貌。1964年5月14日,積勞成疾的焦裕祿同志因肝癌不幸逝世,年僅42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終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充分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崇高風范。
在焦裕祿同志逝世45周年的時候,2009年4月1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同志,專程赴焦裕祿紀念園,向焦裕祿陵墓敬獻花籃,并與焦裕祿子女一起,共同緬懷焦裕祿的崇高品質(zhì)、偉大精神。習近平動情地回憶說,“焦裕祿精神不僅影響著你們,而且影響了幾代人。1966年2月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我當時正上初一,政治課張老師念了這篇通訊,我們當時幾次都泣不成聲,特別是講到焦裕祿同志肝癌后期堅持工作,拿個棍子頂著肝部,藤椅右邊被頂出了一個大窟窿時,我深感震撼。焦裕祿精神對我影響很大。1990年我任福州市委書記時,正好是焦裕祿同志紀念日,我感慨萬千,就填了一首詞,紀念焦裕祿。焦裕祿同志是一個很高很高的標桿,雖不可及,但我們要見賢思齊。”在蘭考縣干部群眾座談會上,習近平又指出:“焦裕祿同志的崇高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習近平還就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切實改進作風,提出了五點要求。第一學習和弘揚焦裕祿同志牢記宗旨、心系群眾,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大興服務群眾之風;第二學習和弘揚焦裕祿同志勤儉節(jié)約、艱苦創(chuàng)業(yè),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的奮斗精神,大興艱苦奮斗之風;第三學習和弘揚焦裕祿同志實事求是、調(diào)查研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求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第四學習和弘揚焦裕祿同志不怕困難、不懼風險,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大無畏精神,大興知難而進之風;第五學習和弘揚焦裕祿同志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為黨和人民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精神,大興敬業(yè)奉獻之風。習近平這一重要講話在國內(nèi)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當時加拿大《星島日報》就發(fā)表署名文章說,焦裕祿這位中國年輕一代業(yè)已非常陌生的塵封已久的人物,最近在中國官場復活。習近平關于學習焦裕祿精神的講話,勢必在中國官場掀起“學習之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