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黨自上而下分批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即將展開,不少地方已就如何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展開調研,并在下基層接地氣、訪群眾問民意、查問題找原因和解難題惠民生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實現(xiàn)好“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總要求,必須在基層群眾調研中做到“實打實”。
有什么樣的思想認識,就有什么樣具體行動;有什么樣的行動,就有什么樣的實踐結果。如果思想認識不到位,懷揣著高高在上的心態(tài),那么即使與群眾面對面的坐在一起,也不會有心與心的溝通交流,調研的情況自然不真實、不準確。要樹立樸實的群眾觀,始終帶著“真心傾聽群眾呼聲、真心關注群眾疾苦、真心解決群眾困難”的思想認識,切實放下架子去基層、沉下身子搞調研,才能心有實數(shù),解憂收實效。
若沒有科學務實的調研計劃和方法,不但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做好細致調查,甚至還有可能會導致個別干部忙于形式上的調研,蜻蜓點水、浮光掠影、走馬觀花??此菩量鄬崉t效果不好,往往是重視了調研對象的數(shù)量,而忽略了調研內容的質量,這從根本上也是有違于調研的目的。必須要實施科學務實的調查方法,特別是要借鑒好統(tǒng)計學方法,進一步區(qū)分和設計好各級領導干部和各部門黨員干部的調研層次類別、內容形式,以便更好地做到點面結合,既要確保調研能走到每一個有代表性的農村、社區(qū),也要確保不出現(xiàn)多頭調研、反復調研,又要確保能聽到真話、摸到真情。
事實上,開展任何一項調查工作最終能否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或是達到預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總結的真實準確與否。在開展調研工作時,務必高度重視調研總結特別是調研數(shù)質量的統(tǒng)計分析,要本著實事求是、不偏不移的態(tài)度,客觀的把貫徹群眾路線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找準找實,真實的把基層和群眾的心聲原汁原味反映出來,切實通過認真求實的總結,把在調研工作取得的新認識、新成效體現(xiàn)在實實在在的為民服務和促進經濟發(fā)展的實踐活動中,更好地為實現(xiàn)“中國夢”添勁增力。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委政研室)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