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里,響春雷,
八億神州舉金杯,
舒心的酒啊,濃又美,
千杯萬盞也不醉。
今天啊暢飲勝利酒,
明日啊上陣勁百倍,
為了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
愿灑熱血和汗水。”
1976年10月6日,黨中央一舉粉碎了作惡多端、禍國殃民的“四人幫”?!墩罍嫔?mdash;—社會主義500年》第32集“撥開迷霧”一開始播出的短片,就展現(xiàn)了人民群眾涌上長安街頭,載歌載舞、歡天喜地慶祝這一偉大勝利的熱烈場面。上述《祝酒歌》中的歌詞,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并迅速在城鄉(xiāng)的大街小巷流傳開來?!蹲>聘琛分允艿綒g迎,就是因為它真實地反映了廣大干部群眾在粉碎“四人幫”之后,希望趕快撥亂反正、甩開膀子大干“四化”的高漲熱情和急切心情。然而,事情卻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順風順水,因為“兩個凡是”如同一座大山,橫擋在了大家面前。
“兩個凡是”是粉碎“四人幫”四個月后出現(xiàn)在《人民日報》上的,原文就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必須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要始終不渝地遵循。”不難看出,“兩個凡是”的本質(zhì),就是堅持毛澤東同志晚年的錯誤,堅持用他的錯誤決策和毛澤東著作中的只言片語來評斷是非,來剪裁現(xiàn)實。“兩個凡是”就如同“緊箍咒”一般,戴在了干部群眾的頭上,使人們無法放開手腳大干“四化”,無法“上陣”盡情揮灑“熱血和汗水”。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兩個凡是”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而是我們黨內(nèi)和社會上教條主義、個人崇拜長期存在并惡性發(fā)展的結(jié)果。但是,一切不符合真理的認識,一切阻礙歷史車輪向前發(fā)展的理論,遲早都是站不住腳的。經(jīng)過“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折騰和折磨,中國人民從反面經(jīng)受了鍛煉和考驗,痛定思痛,大徹大悟,不僅在分析、比較中得出了自己對“兩個凡是”的懷疑,而且有勇氣講出自己對“兩個凡是”的反對之聲。
鄧小平同志首先站出來反對“兩個凡是”。他盡管當時還沒有恢復職務(wù),但在4月10日寫給中央的信中強調(diào):“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nèi)h全軍和全國人民,把黨和社會主義事業(yè),把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事業(yè),勝利地推向前進。”隨后在5月24日,又在同中央辦公廳兩位同志談話中明確指出:“‘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按照‘兩個凡是’,就說不通為我平反的問題,也說不通肯定一九七六年廣大群眾在天安門廣場的活動‘合乎情理’的問題。”“毛澤東思想是個思想體系。”“我們要高舉旗幟,就是要學習和運用這個思想體系。”鄧小平同志的這些真知灼見通過各種渠道流傳到干部群眾中間,對人們認清“兩個凡是”的謬誤,無疑起到了巨大的思想動員作用。
1978年5月12日光明日報發(fā)表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猶如春天的一聲驚雷,在神州大地上炸響了。這篇重要文章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并論證了“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第二部分,針對當時人們的一些擔心和模糊認識,深入一步說明堅持真理標準,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它不僅不會“削弱理論的意義”,反而“能夠使偽科學、偽理論現(xiàn)出原形,從而捍衛(wèi)真正的科學和理論”。第三部分,用革命導師以實踐檢驗真理的大量事實,告訴人們“革命導師是堅持用實踐檢驗真理的榜樣”。第四部分,水到渠成得出結(jié)論:“任何理論都要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這當然也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內(nèi)。“凡經(jīng)實踐證明是錯誤的或者不符合實際的東西,都應當改變,不應再堅持”,這恰恰是為了“發(fā)展真理”。因此,在新的形勢下,為了推進新的事業(yè),完成新的任務(wù),我們就不能“躺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現(xiàn)成條文上,甚至拿現(xiàn)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無限豐富的飛速發(fā)展的革命實踐”,而是要以“共產(chǎn)黨人的責任心和膽略,勇于研究生動的實際生活,研究現(xiàn)實的確切事實,研究新的實踐中提出的新問題”,“只有這樣,才是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態(tài)度,才能夠逐步地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前進,順利地進行新的偉大長征。”說得多么好!35年后,我們重讀這些閃耀著激情和睿智之光的文字,仍能感到有一股力透紙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