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開始,我國自南向北進入雨季汛期。與往年一樣,“看海”仍是今年雨季的一個熱詞。長沙、成都、武漢、杭州、南京、珠海等城市在暴雨的侵襲下,再現(xiàn)嚴重積水,凸顯出我國城市排水系統(tǒng)的薄弱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國外的一些城市,在排水系統(tǒng)建設以及應急管理方面,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機制。有著悠久歷史的法國首都巴黎,就是一個例子。
因地制宜 打造完備排水系統(tǒng)
被塞納河貫穿的法國首都巴黎,是一座海拔較低的城市,屬于北邊高中間低的盆地地形。對于年平均降雨量在642毫米、地形呈如此狀況的巴黎市而言,卻很少出現(xiàn)因下雨積水而引發(fā)的城市內澇。一位名叫讓•呂克的清潔工說,下水道是巴黎的一座地下水庫,即使傾盆大雨,雨水也能很快被排掉,路面上不會有積水。
巴黎鮮現(xiàn)“看海”景觀,歸功于其城市規(guī)劃師的精心設計。1852年拿破侖三世執(zhí)政時期,統(tǒng)轄巴黎的塞納省省長喬治•歐斯曼向拿破侖三世上書請纓,承擔起重建巴黎的歷史重任。城市排水系統(tǒng)也被納入到他的建設規(guī)劃之中。他與工程師歐仁尼•貝爾格蘭一起設計、建造了大規(guī)模的下水道。
(圖片:在埃菲爾鐵塔上鳥瞰巴黎市。)
貝爾格蘭利用巴黎東南高、西北低的地勢特點,設計了將雨水等廢水排到郊外的方案。按照“水往低處流”的原理,貝爾格蘭在不同高度的街道下,設計了水道、水泵站、用于檢修的行走道等,還有許多用于清污排污的附屬設備,如清污閘門、閘門車、閘門船、泥沙沉淀塘、撈斗、溢洪道等等。最終,巴黎所有的污水都排到歐洲最大的、日處理量為200立方米的阿歇爾污水凈化站。此外,他還在下水道中設計建造了蓄水池。
到1878年時,巴黎就已擁有了長達600公里的地下水道網。經過100多年的發(fā)展,目前巴黎的地下水處理系統(tǒng)管道總長達2400公里。
近年來,巴黎市新建的兩個電腦控制的污水和雨水壓力提升廠加速了下水道廢水和雨水的流動,同時負責大量垃圾和泥沙的清除。此外,巴黎還陸續(xù)建立了11個專門針對雨季塞納河水的凈化站,保證通過下水道流入塞納河的水的質量;在橫穿城市的塞納河河底建立了7條自動虹吸通道,將城南的廢水與雨水引到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