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在建設那里,群眾的事兒再小都是大事。”他所負責的23棟樓有1304戶居民,對他的稱呼有老孫、大哥、大伯、大兄弟、大侄子……很難聽到“孫警官”這3個字。
社區(qū)群眾的疾苦冷暖始終掛在孫建設的心上,他有個常年在手的小冊子,上面記滿了社區(qū)的各種情況。他還親手繪制了一張社區(qū)平面圖,上面標出了每家每戶所在單元及樓層的位置,特別是一些重點需要照顧的困難戶。
2004年10月的一天,孫建設在入戶走訪一名困難職工時了解到,這位老人早年下崗并身患癌癥,老伴患腦出血,長年癱瘓在床,兩個兒子都有嚴重殘疾,一家四口棲身于25平方米的“地震棚”里,生活十分困難。
孫建設經(jīng)過多方溝通和努力,為他們辦理了低保,并經(jīng)常到家中看望,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難。2005年4月,老人因病故去,孫建設趕到老人家中,告慰老人:您老就放心地走吧!家里今后的一切由我來照管。這一幕,感動了在場所有的社區(qū)干部和居民,更讓老人的兩個孩子淚如泉涌。
孫建設之后多次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反映這個家庭的實際困難,經(jīng)過多方努力,在社區(qū)、街道及區(qū)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區(qū)政府就為他們解決了一套60平方米的新住房。
下班擔當“網(wǎng)絡警察”
孫建設在打造平安社區(qū)中堅信“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的理念,他組織成立了“4050”巡邏隊,負責社區(qū)治安防范;組織成立了“四老”服務隊,請他們參與社區(qū)管理和民事糾紛調解;成立了“夕陽紅偵緝隊”,為小區(qū)治安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在我們社區(qū),真的是‘全民皆兵’,讓犯罪分子無縫可插,多年來沒有發(fā)生一起刑事案件。”孫建設一提起自己的隊伍充滿了驕傲。
雖然是個“50后”,但孫建設很時尚,他提出了建設“網(wǎng)上派出所”的設想,并將自己的電子信箱、QQ號碼及電話號碼制成卡片發(fā)放到群眾手中。為保證與群眾及時在線交流,他下班后在家當起了“網(wǎng)絡警察”,他到社區(qū)采集各種信息,隨時錄入、更新,保證信息資源準確。接受居民咨詢,匯總破案線索,將原有社區(qū)警務的工作方法與信息化建設巧妙結合。
為了學習打字,他買了3張漢語拼音表,掛在辦公室、書房和床頭,隨時隨地看,不斷強化記憶。在市公安局組織的信息化考試中他以半百之齡名列前茅,并成為凌河分局年齡最大的一名信息化應用教官。
從警18年來,孫建設先后破獲各類案件175起,打擊處理犯罪嫌疑人185人,抓獲網(wǎng)上逃犯7名;找回失散兒童5名,為群眾做好事1780余件;參與排除社區(qū)急難險重任務21次;幫21名下崗職工找到了工作,為特困戶捐款4.8萬余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