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成趨勢
美國2011年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65歲之后移民到美國的人數(shù)達到520萬,比1990年的270萬人多出將近一倍。其中,來自亞洲國家和太平洋島國的老年移民比例最大。面對這一趨勢,越來越多老年活動中心開始注重體現(xiàn)文化差異的服務需求。
“美籍華人老年服務聯(lián)合會”已運作8年,僅在蒙哥馬利縣就開設10家分支機構,為大約2700位華裔移民老人提供服務。他們在這里講普通話或廣東話,讀中文報紙,打麻將,織毛衣,跳廣場舞。
盧宜蘭(音譯)現(xiàn)年64歲,在美國幫兒子照顧孫女,去年發(fā)現(xiàn)這家面向華人的老年活動中心。她說,她在這里結交了許多朋友,幾天不去就會想念大家。
在韓國移民聚居的森特維爾地區(qū),“森特維爾中央老年人中心”每周專為韓國老人開放兩天,接待大約470名來自韓國的老年移民。他們付費參加英語或計算機課程,吃韓餐,練書法,唱卡拉OK。
年逾古稀的金永(音譯)在這里參加了一個吉他興趣班,因為表現(xiàn)不錯,如今是老師的教學助理。每次上課,他都會特意戴上一頂牛仔帽,系上一條金色領帶,高調出場。“純屬炫耀,”他指著自己的帽子笑道。
華盛頓州埃弗里特的“多文化老年中心”面向更多樣化的移民群體,每周按日期輪流接待說越南語、菲律賓語、韓語、漢語或西班牙語的老人團體。經(jīng)營這家中心的鮑勃•夸克說,2008年前,這一地區(qū)還沒有專門服務老年移民的活動中心,大多數(shù)外國老人只在去教堂時才能有機會遇到文化背景相同的人。中心開業(yè)后,慕名而來的老年移民群體從最初的一個迅速擴展到如今的5個。
(美國一家養(yǎng)老院中的老人。新華社發(fā))
美“閃亮計劃”關懷老年移民
隨著美國移民數(shù)量增長,政府和民間機構開始關注和改善面向老年移民的社區(qū)服務,近年來推出一些特色項目,包括送餐上門,為有意愿工作的老人提供就業(yè)培訓和崗位,以及一個名為“閃亮計劃”的助老項目。
“閃亮計劃”始于費城,如今在美國8個州推廣,讓在校大學生或退休美國居民與老年移民“結對子”,幫助后者學習英語、適應美國生活方式,并提供老年人生活所需服務。
費城“咖啡杯老年人中心”的主管菲利普•萊說,年輕移民把父母接到美國,通常是為了讓他們幫忙照看孩子或料理家務,而一旦孩子到上學年齡,這些老人就會感到被困家中,與社會脫節(jié)。“閃亮計劃”管理方開展的調查顯示,老人們盡管希望盡快融入當?shù)厣鐣植辉笧榇藸坷酆⒆?,成為兒女負擔。因此?ldquo;閃亮計劃”有助于解決他們的需求。
目前,“閃亮計劃”已有9000名大學生志愿者,為大約4萬移民老人提供幫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