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
1887年12月,俄國喀山大學一位入學不久的17歲學生因帶頭鬧學潮被捕。在被送往監(jiān)獄的途中,押解他的警察局長譏諷這位青年:“我不明白,你為什么要起來造反?要知道你的面前是一堵墻,你不是在用腦袋往墻上撞嗎?”青年用冷冷的語言反擊道:“是一堵墻,不過是一堵朽墻,只要一推就倒的,我們要從上面跨越過去!”
【主持人】
這位大學生就是弗拉基米爾·烏里楊諾夫,他后來使用的筆名叫列寧。他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在16歲戛然而止。1886年,列寧的父親因勞累過度突發(fā)疾病去世。他的哥哥因參與刺殺沙皇,被捕后被絞死。17歲的列寧在悲憤中開始審視沙皇俄國這堵搖搖欲墜的暗夜朽墻。
(推出片名:《世紀曙光》)
【短片】
1887年初春的伏爾加河畔依舊寒冷,當令人悲痛欲絕的消息傳到這個普通的家庭時,與哥哥感情極深的列寧卻始終沒掉一滴眼淚。他安慰母親說:“我們必須走另一條道路。”
【短片】
列寧以幾乎每科滿分的成績中學畢業(yè),申請進入喀山大學法律系。因為哥哥的罪名,喀山大學校長對于是否錄取他非常猶豫,特地批示“待收到鑒定后再說”,而他的中學校長卻在鑒定書上給予了他極高評價,“天份極高,一貫努力認真”,因此列寧才沒被大學拒之門外。大學一年級,列寧因為領導了反對沙皇的集會遭到開除,并流放。
【主持人】
1891年,列寧以校外生的資格,參加了彼得堡大學法律系的國家考試,獲得了優(yōu)秀畢業(yè)文憑。哥哥的經歷讓他認識到,要改變這個社會僅僅靠密謀和暗殺是不行的。1892年,列寧在薩馬拉組織了當地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小組。
【短片】
1893年,列寧來到了當時俄國的政治中心彼得堡。他留著胡子,目光冷峻而堅定,做事十分果斷。此時的列寧才23歲,可看上去像40歲,幾乎所有過去認識他的人,都認不出他了。在彼得堡,列寧以做律師助理為掩護,開始整合當地的馬克思主義小組,同時積極參加和領導工人運動。
這個組織創(chuàng)辦了一份名為《工人事業(yè)報》的革命報紙。然而,1895年12月20日,列寧正在與會員討論創(chuàng)刊號稿件時,再次被捕。
【短片】
在獄中,列寧開始寫作《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一書。他把文字用牛奶寫在書籍或雜志的每行字中間,它們被帶出監(jiān)獄以后,在火上一烤,就能看見字了。為了不讓獄警發(fā)現,列寧把面包捏成小“墨水瓶”,倒一些牛奶在里面,蘸著寫作。一有危險就馬上把它吞下去,不走運的時候,曾經一天吃過六個墨水瓶。
【短片】
19世紀最后3年,列寧是在西伯利亞流放地度過的,這是一個只有寒風和冰雪的荒蕪世界。列寧住在舒申斯克村一間小農舍里,四周堆滿了牲口糞。而他革命思想的利刃,卻在磨礪之下愈見鋒利。在這里,列寧除了完成《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這部40萬字的巨著,還寫了30多篇理論文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這位才華橫溢的馬克思主義青年理論家。
【主持人】
列寧在實際斗爭中越來越認識到組織一個馬克思主義革命政黨的重要。他說:“給我們一個革命家組織,我們就能把俄國翻轉過來![1]
189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明斯克召開了一大,但是很快遭到鎮(zhèn)壓。黨實際上還沒有建立起來。列寧感到只有在國外辦報,通過報紙統(tǒng)一思想,才能把全國的力量聯合起來,為建黨作充分準備。他說,在國外出版的全俄報紙可能就是這樣一種方式:像搭在新造建筑物四周的腳手架一樣,黨將以這個報紙為腳手架建立起來。
【短片】
1900年7月,流放結束的列寧離開俄國,前往西歐籌辦報紙。1901年1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第一份機關報----《火星報》在德國萊比錫創(chuàng)刊。
在列寧的倡議和指導下,俄國各地成立了支持《火星報》的小組和報紙代辦員,他們?yōu)閳蠹執(zhí)峁┩ㄓ嵏寮?、材料、資金等,翻印傳播報紙上的文章。報紙通過各種線路,夾在衣服、皮箱里,或者偽裝成書皮等運回俄國,甚至還通過水手把報紙通過油布卷起來,投到海里,再由其他人打撈上來?!痘鹦菆蟆分車饾u形成了一大批黨的堅強骨干。正如報紙刊頭上所印的“星星之火,可以燃成熊熊烈焰。”
【短片】
1903年7月30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個舊倉庫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開幕了。
當大會討論到“要建立什么樣的黨”的問題時,列寧和另一位《火星報》編委,他的老同學馬爾托夫之間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列寧主張創(chuàng)建一個有嚴格紀律、集中統(tǒng)一的革命政黨,而馬爾托夫要建立一個松散的、只要認可黨綱就可以入黨。列寧用多達120次的發(fā)言,來闡述和捍衛(wèi)他的建黨學說。
在選舉黨的領導機構時,擁護列寧的一派占了多數,被稱為布爾什維克,這是俄語的音譯,是多數派的意思。馬爾托夫派屬于少數,被稱為孟什維克,也就是少數派。
【主持人】
因為一大沒有形成黨綱、黨章,所以二大開始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建黨。后來列寧說:“布爾什維主義作為一種政治思潮,作為一個政黨而存在,是從1903年開始的。”由此,一個新型的、與西歐社會民主黨根本不同的無產階級政黨誕生了,這也標志著列寧主義的誕生。
【短片】
1905年4月,布爾什維克在倫敦召開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三次代表大會”,而孟什維克也獨立召開了自己的會議,兩派正式走向分裂。1912年,在捷克布拉格召開的黨的第六次代表會議上,孟什維克被清楚出黨。布爾什維克成為獨立的無產階級政黨,稱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會議選出了以列寧為首的中央委員會。
【主持人】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以皇太子被刺殺為由,對塞爾維亞宣戰(zhàn)。3天后,德國向俄國、法國宣戰(zhàn),英國向德國宣戰(zhàn),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戰(zhàn)爭發(fā)生后,絕大多數的歐洲社會民主黨都轉而支持本國政府,奉行社會沙文主義政策。這促使列寧與第二國際的主流派決裂。
【短片】
為了揭露這這場戰(zhàn)爭的本質,迎接即將到來的革命高潮,列寧對帝國主義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在瑞士伯爾尼,列寧在兩年的時間里,查考了數百種文獻資料,寫了20本關于帝國主義的筆記。他呼吁農民和工人不要為資產階級發(fā)動的“帝國主義戰(zhàn)爭”流血賣命,主張將這場戰(zhàn)爭轉變?yōu)閲鴥葢?zhàn)爭,轉變?yōu)闊o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戰(zhàn)爭。1916年春天,列寧出版了《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這部劃時代的巨著,總結了《資本論》問世后半個世紀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指明資本主義已經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帝國主義階段,
是對馬克思主義學說的重大發(fā)展。
【專家訪談】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中葉曾經明確表示,社會主義革命“是將在一切文明國家里,至少在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同時發(fā)生的革命”。列寧根據帝國主義時代世界形勢的發(fā)展變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的理論。這就為俄國革命有可能率先取得勝利提供了理論根據。
【主持人】
1917年3月,俄國二月革命爆發(fā)。工人暴動、沙皇退位,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工兵蘇維埃形成了一個決議:立即請列寧回國。
列寧等30多人回國途中,在斯德哥爾摩,因為列寧穿得太寒酸,像個小學教員,飯店竟然不讓他進。這時,一位瑞典陪同意味深長地對門僮說:“榮耀與光榮屬于這個小學教員,因為他馬上要去打掃歷史的垃圾堆。”請看下集,《冬宮炮聲》。
[1] 《列寧全集》第六卷,第121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